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现代语言规范活动起于清末,语言统一,开启民智,救亡图存。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使语言生活管理渐趋合法化,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步入21世纪后,社会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社会语言生活日趋多元,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文化进步,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语言规范问题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当代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语言规范不仅关系个人的语言本能,还关系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即语言至少在两个层面上本体性存在:个人的认知系统和社会结构。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讲,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认知问题。
规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规范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规范是社会运作的方式,它构成了人类所适应的因果结构。身处一个群体之中就意味着接受和适应其事物运作所依据的规范、秩序。语言规范作为规范范畴成员之一,对语言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适应性和趋同性。因为语言不仅可以表征社会现实,而且也可以参与构建社会现实。换言之,语言可以表征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集体意向性”表征;语言也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其可被理解为世界运作方式中完全可操作的部分。
语言规范的双重角色不仅关涉价值判断,而且关涉世界的运作方式。认知语言学家彼特•哈得指出,语言规范具有评价性和构成性双重角色。语言规范的构成性体现为社会成员彼此在共同活动中的角色。如同足球比赛需要依靠双方队员对比赛规则的共同遵守一样,交际双方需要共同遵守语词所表达的语义。这种构成性角色多体现为所有言语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基于个人认知系统,又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倘若交际双方任意一方只坚持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就如同足球队员坚持用手接球一样,语言就会不复存在。
语言规范的评价性体现为人们对事物好坏和对错等的评价,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好坏之评价,语言学家对名人演讲的用词有恰当与不恰当之评价。与语言规范的构成性角色不同,评价性角色具有主观性,它往往与威望规范相关联,标准和非标准的区分是其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区分恰恰道出了语言规范和变异的问题。语言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对其规范的偏离,即发生了语言变异。但语言变异也依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和构建,规范和变异共存是语言的基本生态。因此,语言规范的双重性角色体现了其两面性,即构成性和评价性,前者关涉社会的运作方式,后者关涉价值判断。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 28 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这些都是语言规范活动。
B.步入21世纪后,社会环境变化加快,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社会语言生活日趋多元,语言功能也愈发复杂。
C.作为世界运作方式中完全可操作的部分,语言就有了表征社会现实的功能——一种“集体意向性”表征。
D.语言规范具有评价性和规范性,而评价性角色与语言规范的构成性角色不同,具主观性,关涉价值判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将语言规范放在漫长的历史坐标上分析,基于历史思维的分析方法让读者对其时代性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知。
B.文中引述涂尔干和彼特•哈得的观点,为分析语言规范寻找价值标尺,这基于标准的分析方法能增强说理的权威性。
C.足球比赛需要依靠双方队员对比赛规则的共同遵守,作者以此为喻体,通俗地阐释清楚了语言规范的构成性的特点。
D.本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旨在分析语言规范构成性与评价性的差异,从而帮助读者认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根本性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如战国时秦人通用大篆字体,秦朝统一中国后又创造出小篆并将其作为通用文字。
B.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广普及普通话关乎个人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若不继续普及普通话,国家安全难以保障。
C.身处一个群体之中就要自觉接受和适应其事物运作所依据的规范秩序,语言交际也是如此,个性化的语言终会被淘汰。
D.语言总在变异中,规范只能是相对的,变异才是绝对的,但无论是语言规范还是语言变异,都依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和构建。组卷:17引用:1难度:0.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国家财政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强化长期稳定支持,通过税收激励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基础研究离不开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也需要着眼解决实践中的科学难题。要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形成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突破、应用需求牵引源头创新的良性循环。支持基础研究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要尊重科学规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摘自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21年11月3日电) 材料二:华为集团秉持着“中华有为”的理念,集中精力搞研发。华为搞研发最大的特点就是,“豪”气冲天,采取“砸钱”式研发。任正非认为,高科技是钱堆出来的,只有不断的砸钱才能研发出最高端的技术。2019年,华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再创新高达3524件,占中国在欧洲申请总量的28.8%(全国欧洲专利申请总量12247件)较2018年增长41.8%。紧随其后的是韩国的三星和LG,高通则以1668件专利排名第六,华为是唯一进入前10的中国公司。
华为通过数十年“砸钱”式的研发投入,其全球的专利总数为87805 项,其中11500多项核心专利已在美国注册。在通信、5G等领域更是常年位居全球企业前列甚至高居榜首。从专利技术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中国的国企央企还是BAT都远无法企及华为。
在2019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志学称,2018年华为销售额占全国GDP的0.78%,而研发投入为1015 亿元,约占全国5.2%(全国是1.96万亿元),获得的专利占全国的10%。2019年华为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更是超过了1200亿元。
(摘编自 2020 年3月“商界评说”相关文章) 材料三:(图表1:2019年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有效专利情况)
(摘自国家统计局相关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四:如果说论文是反映研发活动科学产出的核心指标,那么专利就是代表研发活动技术产出的核心指标。同样应该从专利产出的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分析各国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
从专利产出规模来看,国际上普遍采用PCT(即专利合作条约)专利指标。通过PCT,申请人只需提交1份“国际”专利申请,即可请求多个国家同时对其发明进行专利保护。各国 PCT专利数量反映了其专利的多寡。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库,2016年,平均每万名“研发”研究人员 PCT专利数量最多是日本,达到692件;德国和美国在400件左右,分别为469和392件;法国、中国和英国在200~300件之间,处于第3梯队,分别为270、252和216件。
(摘自曾琴,玄兆辉《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的比较》,《科技导报》2020年第13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境内专利申请数为417.2万件,而且专利授权数为245.8万件,较之上年度都是正增长。
B.2020年年末有效专利数为1219.3 万件,2019年年末有效专利数为972.2万件,2020年比 2019年增长 25.4%。
C.2018年中国整个研发投入为1.96万亿元,其中华为投资1015亿元,约占比5.2%,投资规模大。
D.2020年境内发明专利授权数43.4万件,比上年增长 22.5%,但在整个发明专利授权数中占比不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华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再创新高,占中国在欧洲申请总量的28.8%,一定意义上说明华为在加大研发投入方面走在很多企业的前边。
B.数十年来,华为在全球专利总数累积到87905项,核心专利超过11500 项,其专利技术达到了中国国企央企以及 BAT都无法抵达的高度。
C.2019年境内发明专利授权数35.4万件,2020年境内发明专利授权数43.4万件,相对于各年度的上年度情况变化都不大,因此要给予重视。
D.从有关统计数据看,境内年末有效专利数连年以较大幅度增高,但 PCT专利数量相对于日本、德国和美国比较低,今后要重视 PCT专利申请。
(3)我们为何要对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进行持续高投入?请结合上述材料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组卷:2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第7天
曹隆鑫 儿子咽下最后一口饭,盯着他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儿子的母亲是护士,疫情一爆发,她就去支援疫情更严重的兄弟城市,已经是第七天了。
儿子见他以收拾餐具为由拖延他的问题,又继续追问,爸,昨晚上妈妈真的和你视频了?他点着头说,你妈一大半都在问你的事,我只是实话实说,告诉你妈,你在吃饭这件事上表现得越来越差劲了。
儿子昂起头说,可是,你做的饭菜是越来越难吃了!
他说,可是什么?就连那么简单的几首诗你都背不出来!儿子低了头,轻轻地说,那不是太难了嘛……他拿筷子敲着碗沿说,那你以为做饭菜就这么容易的?
晚饭后,他照例挑了几首诗让儿子背。儿子从书房出来,坐到客厅的沙发上。
他说,去书房。
儿子说,不,我在这儿,妈妈一来电话,我就知道了。
他在书房看了一会儿书,后来也来到客厅,坐在儿子旁边的沙发上。
儿子抬头说,爸,我感觉这七天跟七年一样长。
儿子的这个比喻说到了他的心上,他也觉得七天如熬了七年。
正感慨间,门铃突然响起,儿子一把扔掉手里的诗集,跳起来,喊,可能是妈妈回来了!
儿子跑去开门,他急喊,别开,先看看是谁。
他一把拉住儿子,抢步上前,眼睛抵住猫眼。
儿子的小手一下一下地扯着他的衣角,问,是妈妈回来了吗?
他没理儿子,大声问,谁啊?
此时小区里往来的只有少数几个志愿者。他也曾做过志愿者,客厅的电视机背景墙旁,还挂着他做志愿者时和某位领导的合影。这次孩子的母亲没和他商量,就报名出征了。他说能不能缓缓再去,孩子的母亲看着他笑了,说,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猫眼里没看到志愿者的一身红马甲,他有些狐疑,没开门。
门外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我、我是楼上的小张……你们吃过晚饭了吗?
他心里一惊,这时候怎么还会有邻居串门?别是有什么麻烦。于是淡淡地回道,小张啊,我们吃过了,要休息了。
他说完转身便走,儿子还站在门边。他说,还不快过来!
儿子扭头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给小张叔叔开门?
他上前一把拉过儿子:你怎么这么啰嗦?
儿子噘着嘴巴,被他拉回来。儿子歪在沙发上继续背诗。他说,你今天是怎么啦?老是背错!儿子说,明天我能出去玩吗?
不能。
儿子说,小张叔叔为什么不待在家里?你不是说应该待在家里吗?
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啊!学习上能有这么好问就好了。
儿子说,叔叔家里就他一个人,会不会找咱们有什么事?
还问!
夜沉沉,背诗的儿子很快抵不住瞌睡虫来袭,率先到梦中跟他妈妈亲昵去了。
他仍在客厅看书,突然又听到轻轻地敲门声。按他刚才的性子,听见了也会当没听见。可想起儿子对一个邻居的牵挂,他以前常教育儿子要和同学互帮互助,今晚他自己做得差劲了。
想到这里,他轻轻地走过去,轻轻地打开门,还是小张。
门外的人忙着后退了几大步。
他说,小张,你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
小张一愣,很快背过身,结结巴巴地说,我好像有点感冒,一天没吃饭了,想……
他一惊,说,你等等。关上门,转身去了厨房,泡了一桶方便面,把儿子说做得很难吃的鸡腿夹了两个放在上面。拉开门,他没看到小张,远远楼梯转角传来声音:你先放在地上好了,谢谢!
他关上门,在门边站了一会儿,听见有脚步声轻轻地贴过来。
门外的声音继续,大哥,你是好人,真谢谢了!我其实不饿,但有点咳嗽,怕发烧……记得你家有人在医院工作吧?我是想找个人商量一下。
他看了看时间,儿子的母亲应该还在忙着,这当口都是加班加点。儿子的母亲昨夜摘下口罩和他视频,她的脸上被口罩勒起几道紫红的褶印,让他好一阵心疼。
他慢慢开了门,小张迅速地往后退去,远远地缩在楼道洁白的灯影里。
他也不敢直视,只轻轻说,孩子妈妈这些天一直在医院值班,不在家。我觉得你还是不要这样自己撑着,主动跟咱们小区里的志愿者说明情况,去检查一下吧。
说完他转身,又嘱咐道,等等。
关上门,他又拿了两包儿子吃的饼干,苹果没剩几个了,也还是拿了两个。走到客厅时,想了想,往塑料袋里放了两只口罩。
拿到门口,还是只好放在地上。他说,这些给你,里面有口罩,记得要戴上。
他进屋关上门,听见小张走过来,拿起了这一塑料袋。
小张下楼走了。
他走进卫生间,一边洗手,一边想,小张会不会找得到志愿者帮忙呢?是不是应该陪他去社区的防疫工作点呢?
这样想时,他感觉自己的双肩往上一耸,仿佛又成了一名有担当的志愿者。他还看见远方的妻子朝他回眸一笑。
手机这时响起微信视频的铃音,是儿子的母亲打来的。一个害怕蟑螂的护士,现在有人喊她们白衣战士。他往儿子房间看了一眼,心想,明天就去小区报名做个志愿者吧,不能在这小子面前再怂了。
(选自《羊城晚报》,2021年06月16日)(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在疫情一爆发的情况下,就去支援疫情更严重的兄弟城市,这让她的丈夫和孩子非常担忧,成为故事背景。
B.写小张也是写“他”,暗示读者在疫情来袭的情况下人心普遍存在恐惧,或者说小张是“他”的一个影子形象。
C.作品人物不多,但人物之间却自然形成对比,如丈夫和妻子对比求异的多,而丈夫和小张对比则是求同的多。
D.曹文轩主编《外国小说欣赏》高中教材认为“结构就是一个‘容器’”,照此本文的“容器”应是“第七天”。
(2)“他”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人物,写“他”的儿子对写“他”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评论说,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成长的故事。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组卷:15引用:1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683年,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标志着现代博物馆的诞生。博物馆发展至今,其功能在收藏、研究的基础上,①
现有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以博物馆教育功能为主题,给上述材料写一个内容摘要。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组卷:17引用:5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但是不同的个人或组织有着不尽相同的英雄观。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伏契克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曹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或许就是苏轼心中的英雄。
你的心中也一定有英雄。请你选择一位英雄,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或她的敬仰与追慕之情。
要求:统一以“致______一封信”为标题,统一以“铭心”为写信人;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29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