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八校联考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4 3:3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而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二:
客观地讲,“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旧日中国文明最使人惊异者,即是其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无假乎强制之力”。而且,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育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无不自然相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这就是礼的教化之功,也是礼治所赖以运作的内在机制。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教化,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得以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这是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无法做到的。而且,“礼”中的很多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好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都是“礼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它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使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却远远落后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睡大觉。
其次,“礼治”往往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反对变革、维护封建制度的屏障。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尤其是到了皇权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代。
再次,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扭曲了人格,压抑了人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畸形心理。礼治社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人们只知道承担义务,不知道行使权利。
(摘编自张璐《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浅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
B.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外在的机构来维持。
C.一直以来,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所以乡土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礼”来维持。
D.如果我们不过于崇拜、依赖传统,不躺在已有的成果上睡大觉,我们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就不会严重滞后。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符合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就算是残酷的行为或做法,也是符合礼治秩序的。
B.礼治秩序在特定的时期与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教化百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C.材料二认为礼可以激发人的道德与良知,提高人的自知与自制能力,这与材料一中有关“礼治”的观点一致。
D.《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就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对人格的扭曲与对人性的压抑。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印度某些偏远部族,丈夫死了之后,在丈夫的葬礼上要用火烧死他的妻子。
B.封建社会,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在家族祭祀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
C.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D.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
(4)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天价彩礼”的现象,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问题而结束感情。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请运用材料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析。组卷:35引用:15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爱时而脆弱
【美国】罗伯特•M•罗斯
再怎么伤心的人,也不得不吃东西。咒骂了女人、食物及其他人们追之不倦的事物之后十六个小时,丹顿来到街角的一家杂货店,吞了一份凤梨圣代,两份花生酱三明治,一块掺了麦芽糖的双层巧克力,外加一袋饼干。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他希望那女孩的步伐别迈得那么大,要从一街之遥一下子赶上去,他办不到。
“嗨!你也走这条路?”他说。她只是把头转过来,长长的睫毛对着他眨了眨,然后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假如你迷了路,”他又试了一次,“我可以告诉你你在那里,这个地方我住了好多年了。”
女孩仍然不为所动。他开始觉得困窘,不过还不到足以教他打退堂鼓的地步。
“左边是菲尔德宅子,”他说。
“自从菲尔德先生买下它以后,它就一直叫做菲尔德宅子。他们的女儿是一丝不苟型的,但儿子们却油里油气。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在这种地方停留的。”
女孩是没有停留。她有着清晰的侧轮廓,尖端微翘的俏皮的鼻子。虽然吃了闭门羹,丹顿的耳朵却痒了起来。每当有爱的钟声响起时,他的耳朵一定觉得酥痒。
“我的‘五点钟忧郁症’已经痊愈了,我敢打赌--”这完全是一次一厢情愿的打赌。女孩倏地向左转,丹顿的话凝在半空中。眼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一幢既长且广的房子里,他叹了口气。不过至少知道她是谁。她八成姓弗烈格,这片老格利斯渥德区是给弗烈格家租去的。
那天晚餐的时候,他母亲说:“丹顿,我很高兴你自己觉得好点了,但是你看起来不像。人不可能没有吃饭而不将饥饿的神情显示在神色上的。”
“也许他又恋爱了。”他父亲猜测着。
“你和玛格莉特重修旧好了?”母亲问?
“玛格莉特!”丹顿哼着说。“那个蠢货!”
“丹顿!”母亲惊呼起来。
“青春易逝啊!”老温特渥斯下了这样一句评语。
“我现在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丹顿鲁莽地宣布。
“真的?”温特渥斯太太问?“这次是谁?”
“弗烈格小姐。”
“还好是位小姐,”温特渥斯先生说。
“她叫什么名字?”
“她自我介绍时说她是弗烈格小姐。”
“喔?那你就称自己是温特渥斯先生?”父亲说。
“你反正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说。“是不是?”
丹顿郑重地站了起来。
“当你们在我这个年纪时,大概不会随便跟刚认识的人深交吧!”他不悦地说。
次日,丹顿向父亲借了一套白色法兰绒装,从阁楼里挖出一把用旧了网球拍,然后上街闲逛。他步伐踱得慢极了,慢得前后让五个家伙对着他大鸣喇叭,其中有三个还鸣了两次,因为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
终于,他的耐心有了代价。他猛练反手拍,直到她走近。然后丹顿开口:“你好!我相信我们以前见过面。”
那次邂逅,显然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地她又走了。丹顿一下子坐在消防栓上,一下子坐在街旁镶路石上,一下子又坐到地上。到那女孩回来为止,他一共等了四十分钟。
“抱歉,”他谦卑地说。
“我真的很呆,但我只是想见一见你。我的名字是丹顿--丹顿•温特渥斯。你姓弗烈格,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晓得了。”
有那么一刻美妙的时光,丹顿觉得全身浸润在她湛蓝冷漠的眼神里。但很快地,这眼神随着她的后退移开了。
丹顿有好几个礼拜没跟韦伯•哈斯汀说话,因为他们为了一个女孩子正闹得不愉快。丹顿收起了自尊,打了电话给韦伯。
“好吗?”他说。“出来喝杯可乐吧!”直到扯到正题前,韦伯已经喝掉他三杯可乐。
“你认识住在你家后面的女孩吗?”他问得漫不经心。
“哪一个?”
“搬到格利斯渥德区那个。”
“认识又怎样?”
丹顿涨红了脸,双手紧抓着椅子的扶手,黏下一团口香糖。他努力保持平稳的声调。
“假如你认识的话,也许可以帮我引见一下。”
“你要见她?”韦伯挑衅着说。“你是本镇的大情圣啊?”
这个占了地理位置便宜的人,竟然如此不可理喻。然而丹顿并不太愤怒,因为韦伯也曾受过他这种气。丹顿思索着其他可能帮得上忙的人。于是,他满心不情愿地找上了珍妮•弗瑞斯特--一个有着一口暴牙,动不动就咯咯笑的女孩。
“珍妮,”他说。“我一直满喜欢你的。”
珍妮咯咯地笑了。
“下一次我们开车去兜风时,希望你也来。事实上到时候我们需要有人担任烹调的工作,所以希望能再找一个女孩来。你有没有什么新朋友可以带来?”
珍妮摇了摇头。丹顿毫不在意她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他接着问:“住在格利斯渥德区的那个女孩怎样?”
“梅琳•弗烈格吗?她不会去的。”
“为什么?”
“她不喜欢你,”珍妮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她觉得你乳臭未干。”
“听好,珍妮!”他一脸严肃地说。
“我才不是乳臭未干。要是在学期期间,我就有办法证明我不是。她会在足球队、篮球队,还有学生集会中看到我。然后她会明白我的生活有多么严谨。”
这一次,令他宽心的是,珍妮并没有那样笑。她反而皱起眉头,以充满智慧的口吻说:“人们一旦对他人有了错误的印象,想要改变他们的成见是很难的。梅琳觉得你没有深度,你应该主动有所表示,让她明白你的诚意和目标。”
丹顿生平第一次由衷地欣赏珍妮的智慧。
步行回家的途中,他不断忖度着各种表明自己的方法。假如他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中救出一个婴儿,或是一条狗也好,梅琳一定会因此对他有进一步的认识。只不过,经验告诉他,婴儿与小狗很少处于危险的情况中。想着想着,他来到费兹花店门前。橱窗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花是一切爱人的语言。”
这段文字点醒了他。
“爸,”在晚餐桌旁他说。
“你可不可以先预支一点钱给我,做为整理草地以及其他杂物之用?我算了一下,大概要十八块。”
“等等,儿子,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
“你拿钱到底做什么?”他母亲问。
“喔,我得买一份礼物。”
“给女孩子?”
“嗯,差不多。”
“我不答应!”他母亲说。“再说,这个月以来,你已经拿了不止十八块了。”
温特渥斯先生抿一抿嘴唇。
“想一想,这个月也许不好过。”
在结束他银行的账户前,丹顿还有十一块钱。有了十八块,还有那十一块,他威武地朝费兹花店前进。一个新面孔的女孩,站在柜台里。她有一双弯弯的眉毛,和甜美温馨的笑容。他心里想着梅琳。
“买廿九块钱兰花!”他喊着。
那个女孩不相信地盯着他看。最后,她想:“天哪!”一个充满意义的字眼。丹顿感觉得出她的惊羡。
“把花送到多佛路的梅琳•弗烈格小姐。”他冷峻地说。
“天哪!”同样的话,不同的含意。这一次像是一个爱怜的抚弄。
“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他将一堆钞票搁在柜台上,望着那个女孩,就像望着北天的星星一般,她变得如梦如幻,清澈闪烁。
“你叫什么名字?”他哑着声音问。
“黛安娜。”她回答。
丹顿搔了搔耳朵,它又开始痒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因失恋而伤心的丹顿在杂货铺里大吃一顿后,终于顺利地遇上了自己的真爱--梅琳•弗烈格。
B.得知儿子又重新恋爱后,丹顿的父亲说“青春易逝啊”,意在告诫儿子好好珍惜自己的感情。
C.为了接近梅琳•弗烈格,丹顿不惜和正在闹矛盾的韦伯和好,但韦伯并不想帮他,只是喝他的可乐。
D.梅琳•弗烈格并不喜欢丹顿,觉得他没有深度。她通过珍妮•弗瑞斯特对丹顿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态度。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对话潜台词丰富。丹顿向父母要钱,父亲说“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表明丹顿曾经以此为借口要过钱。
B.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丹顿痴情,对感情坚定不移;韦伯无理,拒绝好友的请求;珍妮单纯,对好友直言不讳。
C.语言风格诙谐风趣,充满喜剧色彩。韦伯拒绝了丹顿的请求,还讽刺对方“你是本镇的大情圣啊”,令人忍俊不禁。
D.小说题目意蕴丰富,充满反讽意味。“爱时而脆弱”,对于丹顿来说,爱不是时而脆弱,而是“经常”脆弱。
(3)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
①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
②“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
(4)请简要概括丹顿为“恋爱”成功做了哪些努力,作者写这些情节有何用意?组卷:48引用:8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冷链已经深深融入百姓生活,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冷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新冠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在零下20℃的环境中,新冠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
多名权威专家表示,我国已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不必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病例过于恐慌。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2)请分别用一个陈述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字。组卷:34引用:4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图书馆组织了一次以“家风建设”为背景的“家庭文娱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占据现代家庭文娱活动前几位的关键词,家长栏是:聚餐、健身、打麻将、追剧;孩子栏是:兴趣班、手游、网络小说。而在调查中“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栏,占据前几位的是:郊游、运动、读书、看展览、听音乐会。
对这份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31引用:1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