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格致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18 19:30:2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6分)

  • 1.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约2千克月壤返回地球。图为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工作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有关材料中所呈现的天体及天体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约2千克月壤返回地球。图为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工作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目前月球上未探测到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月球(  )
    ①距太阳更近
    ②没有大气层
    ③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昼夜温差过大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2020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初十)4时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3题。
    “嫦娥五号”选择在凌晨时间发射,主要是考虑(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4.“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上述歌词中的“可可托海”和“那拉提”均是新疆著名的夏季牧场,也是养蜂人“追花酿蜜”的理想之地,但两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可可托海和那拉提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可可托海相比,那拉提适合“追花酿蜜”的时期(  )

    组卷:1引用:0难度:0.80
  • 5.以下歌词选段中的“可可托海”和“那拉提”均是新疆著名的夏季牧场,也是养蜂人“追花酿蜜”的理想之地,但两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可可托海和那拉提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5题。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梨。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

    可可托海多深沟峡谷,谷坡与谷底间存在小范围的热力环流。下图中能反映“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6.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如图为地震波传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据此完成6~7题。

    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7.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如图为地震波传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据此完成6~7题。

    若某地震观测台站测得纵波、横波到达时间差6分钟,则该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 36.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

    组卷:43引用:1难度:0.5

四、综合题(共8分)

  •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导致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流动形成的风称为冰川风。珠峰北坡的绒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南、西三面被高山环抱。实验人员沿河谷底部设置了甲、乙、丙3个站点,测得3个站点白天都会受到偏南风影响,其中甲站点测得的偏南风明显强于乙、丙两站点。该偏南风强弱是受冰川风、山谷风等共同影响。图为绒布河谷南北剖面示意图。

    (1)简要说明三个站点白天测得的偏南风形成原理。
    (2)分析甲站点的偏南风强于乙、丙两点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白天谷地东西两侧的山谷风对偏南风起到的作用。

    组卷:23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