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0/29 21:0:32

一、(30分)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到江南赵庄去,在jiǎo
     
    洁的月光下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到延安窑洞去,围坐炕上,聆听脑pàn
     
    响起的脚步声;到黄土高原去,感受一场不容束缚、不容jī
     
    绊、不容闭塞的震 hàn
     
    人心的安塞腰鼓……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将在你眼前一一展现。

    组卷:454引用:5难度:0.8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组卷:590引用:7难度:0.9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90引用:12难度:0.7
  • 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望岳》:荡胸生曾云,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望五津。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⑤《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
     

    ⑥《<论语>十则》: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周庄水韵》: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⑧《醉翁亭记》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5.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二、(60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  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
    (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组卷:421引用:8难度:0.5
  • 7.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
    (2)文中写富家子弟的穿戴有何用意?
    (3)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还有什么原因?
    (4)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

    组卷:2引用:0难度:0.5
  • 8.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
    (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好像日本看护妇
    D、实在是太秀气了
    (2)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组卷:146引用:4难度:0.8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全文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又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最后一段再文中起什么作用?

    组卷:177引用:6难度:0.5
  • 10.阅读回答问题。
    (1)请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人物的名字。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③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④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⑤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人物名称:
     

     

     

     

     

    (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7
  •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写了自己的两位老师——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两位老师——菩提祖师和唐僧。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你觉得这四位老师,哪位入选最为合适?请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100字左右)

    组卷:78引用:9难度:0.9

三、(60分)

  • 13.作文。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草色青青,花儿绽放。自然如此,人亦如此。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些物,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情愫、思绪、精神、民情等,它们就像一缕清新而和煦的春风,明媚了我们的心房,延展了生命的篇章。从此,生活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生命中仿若永远置身在春天。
    请以“那缕春风明媚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组卷:0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