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5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4)
发布:2024/11/4 15:0:2
一、选择题(共2小题)
-
1.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组卷:1709引用:133难度:0.7 -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组卷:6047引用:151难度:0.7
二、填空题(共19小题)
-
3.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大”、“小”)。
组卷:959引用:38难度:0.9 -
4.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右)调节;②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则测得油密度为g/cm3.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小于/等于/大于)油真实密度。
组卷:769引用:46难度:0.9 -
5.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图甲的情形,此时应向 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图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g。
组卷:541引用:63难度:0.9 -
6.小虎和同学们在资江河畔考察水污染情况时,捡到一块黑色的小石头。好奇的小虎回到学校后,用天平和量筒对小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他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
(2)在测量过程中,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用量筒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头的体积是cm3。
(3)小石头的密度是g/cm3。组卷:148引用:39难度:0.5 -
7.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
(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kg/m3。组卷:1005引用:55难度:0.5 -
8.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组卷:489引用:61难度:0.5 -
9.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
(2)小明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3)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54.4
A.测出空烧杯质量m0;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杯与油的质量m1;
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0;
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
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组卷:366引用:47难度:0.5 -
10.联合国把每年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worldwaterday),为了配合节约用水活动的开展,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供水水质的物理参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一)测自来水的密度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横梁静止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该同学使用天平时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
(2)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同学重新正确调节至天平平衡,将盛有适量自来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总质量为122.6g,再将杯子中的一部分自来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自来水的体积为 cm3.再将盛有剩余自来水的杯子放在天平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自来水的质量为 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 kg/m3。
(二)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
(1)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丙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根据流量的定义,Q=。(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
①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d
②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测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容器内水的体积V。
③由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表达式为 。(用d、t、π、V表示)组卷:276引用:40难度:0.5
三、解答题(共9小题)
-
29.某同学收藏有一块精美的“太白醉酒”贺兰石工艺品,如图所示。为测量这块贺兰石的密度,他进行如下实验:(g取10N/kg)
(1)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得它的质量为 g;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贺兰石没入水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这块贺兰石的体积为 mL,由此测出贺兰石的密度为 kg/m3。
(3)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你说出一种更好的测这块贺兰石体积的具体方法组卷:100引用:36难度:0.5 -
30.在“测量立方体松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用 测其质量,用 (均填“刻度尺”或“天平”)测量松木的边长,再用数学知识求出松木的体积,若天平右盘里放有砝码20g、1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松木的质量为 g,由图乙可知松木的边长是 cm,则松木的密度为 g/cm3;
组卷:200引用:38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