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二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之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后来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之为“乡贤”。如今我们则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还乡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农村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的道德模范和热爱家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称之为“新乡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然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
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营造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激发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建设乡村共同体,并提高其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来看,新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从提升乡村治理手段来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情况之下,推进新乡贤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就如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他们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担,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使其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乡贤”就是生于本乡、服务于本乡、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的贤达之士。
B.简而言之,新乡贤就是本乡本土的、德才兼备的榜样人物、先进人物和精英人物。
C.新乡贤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化解社会矛盾两大方面。
D.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乡贤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乡贤”的内涵说起,分析了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的背景,并论证了新乡贤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
B.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为其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四段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提升乡村治理手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D.“传声筒”和“广播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新乡贤独特而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所以新乡贤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担,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
B.新乡贤文化虽然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未必适用于城市的治理。
C.乡村存在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突出问题,只有充分挖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乡村治理才能卓有成效。
D.新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软约束”“软治理”在某些方面也不失为治理的良方。组卷:8引用:3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数据库,本质上是一个用于存储信息的计算机文件。它的名称来自其结构特征:文件由数据块组成,每个块都链接到前一个块,形成一个链,每个区块均包含数据,如交易记录以及该区块何时被编辑或创建的记录,信息都盖有时间戳。至关重要的是,不同于集中化数据库,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或实体的控制,数据能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步生成,完整复制分发,因为它是一种分散式存储和访问数据的方式,这使它变得异常安全。除此之外,它的领先技术特点还有,一是不可篡改性。: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更改,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它使区块链具有易于审核的优势;二是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三是无第三方:区块键可以帮助点对点交易,都无需第三方的批准。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二:2016年,“区块链”首度写入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初,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至年底有13个省份将其列入本省“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公开专利前20名中,中国企业占75%。
如图是近年区块链发展变化图。
(摘编自《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三:区块链如何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
范围广:区块链技术能够广泛服务于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几乎所有行业都涉及交易,都需要诚信可靠的交易环境作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支撑。区块链通过教学原理而非第三方中介来创造信任,可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跨主体:与流行的观点认为区块链将冲击现有的商业逻辑和环境不同,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目前更适合落地于价值链长、沟通环节复杂、节点间存在博弈行为的场景,是使传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对现有商业环境的优化而非颠覆。传统信息技术提升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区块链技术则将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跨主体,通过保持各主体间账本的安全、透明与一致,从而切实降低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
提效率、降成本:我们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分析(跨境支付、全球贸易物流、供应链金融、征信),发现区块链能够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对账、审批、清算等交易流程,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部分场景中,区块链也能帮助实现数据确权、促进信息共享。
从全球区块链相关公司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目前超95%以上融资事件处于种子轮、天使轮及A轮阶段,B轮及以后只占3%,这说明产业依旧处于早期阶段。2014年后VC融资轮投微量退步减少,平均轮投规模逐渐增加,投资者更多地将目光从数字货币转移到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产业逐渐进入早期阶段的尾声。
行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将以金融行业为主,逐渐向其他实体行业辐射,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行业从“1到N”发展到包括娱乐、商品溯源、征信等。
(摘编自《任泽平;区块链报告》)(1)下列不完全属于“区块链”特点的一项是
A.区块链能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属第四次工业革命。
B.区块链安全性能高,链内数据同步生成,信息记录有时间戳。
C.区块链可信度高,只有防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便于审核。
D.区块链的数据采用分散式储存,链内节点信息都可轻松访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能够为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保持各主体之间账本的安全、透明与一致,从而切实降低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
B.全球区块链产业规模从2017年起迅速扩大,其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复合增长率,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也增长迅猛。
C.区块链之所以能提效率、降成本,主要得益于它能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清算等交易流程。
D.区块链产业由目前的金融行业为主发展到更加广泛的行业,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从融资轮次分布看处于早期阶段尾声。
(3)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区块链经济的原因。组卷:3引用:2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拉萨的黄昏
刘宏伟
ㅤㅤ①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到过很多的城市,欣赏过无数的美景,或欣喜若狂,或惊叹不已,或黯然感伤,无论哪一种,都带给了我无限的享受。但要提及钟爱,唯有拉萨的黄昏。
ㅤㅤ②我在拉萨的日子,一直住在拉萨晚报社的总编楼。它位于江苏路上,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门前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已有超过百年的树龄,旁边有一棵矮小的小桃树,每到夏天,桃树上便会密密麻麻地挂满又脆又甜的小桃子。
ㅤㅤ③我住的小楼,有一扇朝西的窗户,每天傍晚,都能看见血红的夕阳,从我的窗前慢慢滑落。三三两两晚归的人们,穿过金色的余晖,走过我窗前的银杏树,消失在小院旁的一栋高楼里……从我居住的小楼二楼的窗台望出去,夕阳就挂在不远处的檐角后,金色的光芒无力地从远方投射而来,先是将附近的山峦映照出几片暗影,到了跟前,就只剩下一片柔和的昏黄了,为眼前的那片低矮的房屋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亮。如果你睁大眼睛,仔细地瞧瞧,能清楚地看见夕阳的轮廓,和上面色彩纷呈的光斑。每当此时,我总爱斜身坐在二楼的窗台,任凭几缕穿过浓密的银杏树叶的阳光,温暖地打在我的脸上,静静地看着温顺的夕阳,缓缓地落到远处的屋檐后……
ㅤㅤ④欣赏拉萨城的黄昏,还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
ㅤㅤ⑤晚饭后,顺着江苏路走一小段。然后沿着解放东路一直前进,就到了拉萨河边。一座拱形的大桥,把桥另一头的荒岛(现在叫仙足岛)与城区连在了一起,桥上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沐浴着金色的夕阳余晖,对着桥下奔流的拉萨河水,尽情地述说着彼此心中的思念和爱意。
ㅤㅤ⑥除了一所中学和一个度假村外,偌大的岛上很难见到其他建筑的痕迹。偶尔会有晚归的藏族同胞同行。沿着河边向东,步行十来分钟后,就进入了一片林荫覆盖的山坡,上行二三百米,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在那棵最大的松树前停下来,回转身,就能将河对岸整个拉萨城的轮廓尽收眼底。
ㅤㅤ⑦夕阳血红地挂在西天,余晖笼罩下的拉萨城,弥漫着一片暗红和金色的光晕,与缭绕升腾的暮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片人间秘境。远处的拉鲁湿地偶尔泛出一片白光,低矮的建筑从拉萨河边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峦,稍微宽敞一点儿的街巷里,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晃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一圈积雪,如同给山戴上了一顶雪白的帽子。除了河水的流淌,听不见任何声音。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实,却又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虚无,甚至夹带着几丝恐慌,为内心某个涌动的欲望。
ㅤㅤ⑧这样的时候,最好什么也不要想,就这样安静地坐着,就地随意找个地方。置身这样的风景中,本身已成风景,没有远山与近景的区别。如果你一时还无法安静,也没有关系。看看远处褐色的山,那些寸草不生的砾石直指苍穹,把你的思索连同空冥一起投进那些龟裂的缝隙,无论是顷刻的豁然,还是更加绝望,都属于生命最本原的领会。如果此刻,你依然感到有些烦躁,没有关系,回望近前的那些树吧,那些把翠绿和金黄染遍高原的树,在天地间直棱棱地矗着,只为给白云留出一丝飘忽的空间,而任凭风的挑逗和奚落。
ㅤㅤ⑨当你的目光穿透白亮亮的河水后还残留着几缕忧伤,那就伸手摸摸身旁的小草吧,望着那些在粗糙的砾石上匍匐的小叶片,还有零星夹杂在它们中的那些微微昂起头的藤蔓,你会不会觉得能哭、能笑、能自由地行走,已经很幸福?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依然与你无关,那就请你用心地听听远处传来的隐隐的钟声吧,再用力地吸一口空气中的湿润,然后闭上眼睛,问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吧,你就能听见来自心灵最深处的回答。
ㅤㅤ⑩当夕阳散尽最后一抹金光,踏着残存的几丝暮色,和隐隐吐露的星光,舒一口长气,起身回家。四周一片沉寂,唯有拉萨河水,依然在纵情地吟唱着欢快的歌谣……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采用衬托的写法引出本文要写的风景——拉萨的黄昏,引人遐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⑤段写了桥上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意在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仙足岛是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做铺垫。
C.作者认为仙足岛是一个绝妙的去处,并非因为仙足岛有多美,而是由于仙足岛尚未开发,平时人少,能够让心灵在这里得到休憩,感受到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
D.文章借写拉萨的黄昏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寓情于景,拉萨黄昏的静美,一如作者内心的平静,表现了作者对恬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2)文章两处写欣赏拉萨城的黄昏,作者对两处黄昏的感悟有什么不同?
(3)文章重点描写了仙足岛上的黄昏景色,请探究第⑦⑧⑨⑩段写景的特点。组卷:2引用:2难度:0.6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显然,①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②
(1)请在上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请使用一个包含连词的转折复句概括上文中第二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组卷:14引用:6难度:0.6
六、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1岁的史铁生,正值青春年华,命运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失去了双腿,从此再也站不起来,只能与轮椅终生相伴。在那些饱受折磨的日子里,他自嘲道“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史铁生一边思考生命的意义,一边写下《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著作,被誉为“一座文学的高峰”。
②“在这个处处充满变数的时代,逆境无处不在,只要作还在前进,就一定会经历起落和失败。”
(保罗•史托兹《逆商》) 班级拟举办“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班会,请你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在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组卷:24引用:5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