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平山学校、泉州中远学校、晋江市内坑中学、磁灶中学、永春二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4 8:0:9

一、(一)现代文阅读(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林雅华最近在和中学任教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家长都力推孩子看《觉醒年代》,孩子竟然难得‘听话’,和家长一起坐下来,看得津津有味——代际之间形成目光的交汇”。
    《觉醒年代》凭什么吸引年轻人,或者说,当下收视和口碑双赢的主旋律剧,究竟有什么秘密,让年轻人如此“上头”?
          林雅华认为,主旋律剧满足了当下年轻人了解新话题、认识新思想的欲望。在国家与社会昂扬奋进的总体氛围中,新的话题随之产生,新的“流行”亦随之产生。年轻人是社会中最活跃的文化群体,他们对国家与社会的变化也是感受最为敏锐的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同频共振”。文化领域的现象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山海情》一类的作品也就没有如此坚实的依托,年轻人也不会对此形成话题的场域。《觉醒年代》同样如此。国力的提升唤起了当下年轻人“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心,也给他们带来新的话题,而《觉醒年代》恰好是这个话题最好的呈现。
          另外,主旋律剧的价值和意义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林雅华说:“无论是《山海情》还是《觉醒年代》,剧中都有一个很突出的主题——年轻人应该怎样活着。”
    “个人层面的痛苦和烦恼,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代年轻人都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寻青春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林雅华说,“当下,身处巨大竞争压力中的年轻人,在主旋律剧中,可以看到他们所不熟悉的风云激荡的时代,看到上一代年轻人追寻意义的过程。这在某种意义上为他们打开了视野,让他们看到了青春意义与生命意义的深刻书写——那就是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在为理想和信仰的奋斗中,克服琐碎和平庸,从而获得某种超越。”
          在林雅华看来,为了“打入”年轻人的圈子,主旋律剧也逐渐善于“娱乐”。当然,这里的“娱乐”,并不是娱乐化。“娱乐化”往往将娱乐放在首位,人为降低了严肃性与真实性;而“娱乐”是寻找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借助故事、细节和走下“神坛”的人性,使中国历史与主旋律思想更易于被年轻人接受。
          从这个角度看,年轻人之所以喜欢《觉醒年代》,是因为剧作消弭了历史人物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对于剧中人,现在的年轻人不需要仰视,也不必被他们的“权威”吓倒,师长、朋友般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他们宛若眼前,蔡元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慢羊羊村长”,还有他那句挂在嘴边的“谁也不能伤害我蔡元培的学生”,很难不让人心生喜爱。
    《觉醒年代》还让年轻人对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产生了感性的发现。陈独秀在陶然亭约见钱玄同、刘师培,三位文人有诗酒相伴,在大雪当中谈论国家与民族未来,有诗情画意,也有豪情壮志;新旧文化两派人马对战,双方都很有PK精神,为了怎么在杂志与报纸上“打嘴仗”,两方也经常在内部唇枪舌剑,火花通常在此诞生,这对年轻人来说,是种陌生体验。
          在好看和“上头”之后,主旋律剧的价值和意义终究会凸显出来,年轻人其实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从这些主旋律剧作中,带着温度和情感,穿越历史而来。
    (摘编自蒋肖斌《<觉醒年代><山海情>回答的是:你的青春应当怎样度过》)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心,熔铸成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再添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
          这部作品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此外,这部剧首次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正面清晰展现出来,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来历和初心,这是《觉醒年代》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艺术贡献。
          该剧以精巧的故事架构全景展示中国近代惊心动魄的思想变革。《觉醒年代》从社会思想观念的进步切入,以《青年杂志》问世到《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觉醒年代》对思想变革进行戏剧性架构,既保持政论性又突出观赏性,达到了“让观感舒服的状态”。
    (摘编自杨明品《<觉醒年代>:党史学习的优质教科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一代对主旋律剧《觉醒年代》的关注,让他们与老师、家长有了共同的话题,两代人对此剧有了共识。
    B.在国家与社会昂扬奋进的总体氛围中,年轻人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文化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能与文化现象形成一种“同频共振”。
    C.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觉醒年代》用“三位文人雪中陶然亭把酒相谈”这样富有感性色彩的画面表现了这一理想。
    D.《觉醒年代》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它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主旋律剧也讲求娱乐,但并不把娱乐放在首位,而是以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通过多种方式,使主旋律思想被年轻人接受。
    B.只要主旋律剧能够得到当下青年一代的广泛喜爱,这些剧作对于他们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凸显出来。
    C.材料二对《觉醒年代》主题艺术的阐释,可以推断出以前的剧作反映陈、独二人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都是不清晰的。
    D.材料二提到的《觉醒年代》精巧的故事架构达到了“让观感舒服的状态”,与材料一主旋律剧善于“娱乐”的观点不一致。
    (3)下列场景设计,不能表现“主旋律剧作善于‘娱乐’”思想的一项是
     

    A.陈独秀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五四运动的倡导者,其先进思想对早期的共产党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剧中我们还看到他和儿子“拧巴”的日常相处。
    B.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杂文被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在剧中我们还看到他被“人血馒头”深深刺痛而眼含泪水。
    C.《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在剧中我们还看到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是陈望道先生翻译的。
    D.剧中不乏大段有关中国人精神与尊严的演讲与争论,但内容脱离了口号,都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觉醒年代》契合了当下年轻人什么样的思想需求?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具体说明。

    组卷:9引用:2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3)“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4)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
          (5)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6)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
          (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
          (8)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9)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10)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11)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12)祖父于是沉默了,不曾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
    【注】①《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节选部分发生在翠翠对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心生爱慕,而傩送与天保兄弟俩知晓了各自都喜欢翠翠这一心意,并约定当夜开始以唱歌的方式争取自己心爱的姑娘之后。
    (1)下面有关《边城》这部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和现实恶俗生活形成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B.《边城》中,翠翠的父亲服毒而死,翠翠的母亲等到腹中的小孩生下后,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C.《边城》中,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历程,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D.《边城》是一幕爱情悲剧,文字轻松酣畅,笔墨浓晕幽幽,她的感人正是因为爱情的奔放浓烈。
    (2)下列对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景物描写,视、听、触、嗅相结合,写出了黄昏的温柔、美丽与平静,隐含着静谧迷人的生活情调。
    B.“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就是指有所爱的人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和寂寞,实际上,翠翠此时所缺的就是亲情。
    C.作者描写翠翠时,将语言、行动与心理结合,静观、揣摩其在青春发育期所表现的各种情态,展示出其独特的个性。
    D.祖父回答翠翠“后来怎么样”时,没有告诉翠翠“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表现出祖父对翠翠的疼爱。
    (3)请分析第8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很长的故事写出来?

    组卷:47引用:5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

  •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工作、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这也就意味着①
     
    ,对此许多人也都习以为常了。但是,长时间看屏幕对眼睛危害很大。首先,眼睛长时间看屏幕时,②
     
    。由于蓝光的能量比较高,可以透过眼睛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伤害,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等疾病;其次,电子屏幕的频闪会刺激眼睛;第三,看电子屏幕属于近距离用眼,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疲劳,更容易发展成近视。总而言之,经常面对电子屏幕的人群,如果不注意休息和控制时间,久而久之,③
     
    ,眼睛就会逐渐发展成近视。

    组卷:28引用:3难度:0.7

六、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生出“中国式××”等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索。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式”一词的表意大有不同。高铁、5G彰显着“中国式速度”,“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彰显“中国式高度”,脱贫攻坚、“一带一路”体现着“中国式发展”。此外,冬奥会让“中国式浪漫”出圈,2022年10月的盛会让“中国式现代化”深入人心。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对“中国式”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在班会上做一次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