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脂肪、葡萄糖和ATP的共性是(  )

    组卷:22引用:6难度:0.6
  • 2.神舟十三号在轨科学实验中,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心肌细胞产生生物电激发出荧光进行观察,研究微重力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7
  • 3.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4.隐性基因b(黑色体色)、st(鲜红眼色)和h (钩状刚毛)是野生型果蝇三个常染色体基因的等位基因。用三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据表分析不合理的是(  )
    测交实验 子代性状及其数量
    杂合雌蝇×黑色鲜红 黑色鲜红253、黑色256、鲜红238、野生型253
    杂合雌蝇×钩状鲜红 钩状鲜红236、鲜红255、钩状250、野生型259
    杂合雌蝇×黑色钩状 黑色钩状25、黑色484、钩状461、野生型30

    组卷:67引用:1难度:0.7
  • 5.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7引用:10难度:0.8
  •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组卷:66引用:4难度:0.7
  • 7.女子单人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之一。运动员单人驾驶雪车在赛道中行进,最高时速可达160km/h。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组卷:69引用:10难度:0.7

二、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 20.脆性X综合征(FXS)患者是由于X染色体上编码F蛋白的基因(F基因)序列中,三个核苷酸(CG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1)图1为某FXS患者家系图,该家系部分个体F基因的cDNA片段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①在遗传咨询时,通过调查构建图1所示的家系图有助于分析遗传病的
     
    ,推算后代再发风险等。图2是提取患者体内总RNA经过
     
    获得cDNA,再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的。
    ②临床观察发现,FXS的男患者通常比女患者症状严重。据图2推测,FXS患者的CGG发生多次重复,可能会导致男患者的F蛋白
     
    ,而女患者症状较轻的原因可能是
     

    (2)研究发现,FXS发病严重程度与CGG的重复次数有关。正常的X染色体有6~54次重复,而患者有230~2300甚至更多次的重复。CGG的重复次数有随代际增加的倾向,科研人员提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如图3所示。

    ①据图3可知,以含有CGG重复序列的单链为
     
    合成子代DNA链时,子链3'端容易滑落并折叠,随3'方向的继续延伸,会导致子链
     

    ②哺乳动物中,胞嘧啶甲基化易发生在CG二核苷酸处,已知CGG重复序列紧邻F基因起始密码子对应的位置。结合图2中cDNA片段检测结果推测,Ⅱ-3的CGG重复序列导致F基因表达情况发生变化的分子机制可能是
     

    (3)研究表明,FXS与智力和情绪障碍有关,患者会出现冲动和癫痫等症状。γ-氨基丁酸(GABA)为海马区神经元分泌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证据表明,F蛋白与神经元上的GABA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功能,使GABA调控通路发挥正常功能。
    ①请将下列英文字母填入表格适合的位置,补充实验方案,进一步提供新的证据。
    A.野生型小鼠
    B.F基因敲除的小鼠
    C.生理盐水
    D.GABA受体激活剂
    E.突触前膜
    F.突触后膜
    组别 1 2 3
    实验动物 A
     
     
    海马区内注射物质 C
     
    C
    检测指标
     
    的电位变化
    ②实验结果若为
     
    则说明上述结论成立。

    组卷:98引用:2难度:0.3
  • 21.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1)农作物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等元素,可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其中,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至少写两种)等有机物,参与光合作用。
    (2)农作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至籽粒中,并以淀粉形式储存,称为“籽粒灌浆”,籽粒灌浆情况直接决定农作物产量。研究人员分别检测野生型(WT)和P基因缺失突变型(pho)水稻籽粒重量和有机物合成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据图1可知,相对于WT,
     
    ;结合图2结果推测,P蛋白的作用可能是
     

    (3)研究表明,P基因在籽粒胚乳高表达。据推测,P蛋白可能是一种磷的转运蛋白,且参与内运和外排两个过程。为进一步确认P蛋白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①科研人员分别测定WT和pho水稻胚乳细胞中磷的含量,若
     
    ,则可作为P蛋白参与磷的外排过程的证据之一,且以外排作用为主。
    ②已知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胚乳细胞中葡萄糖和磷的利用,最终合成淀粉。科研人员检测WT和pho水稻胚乳细胞中AGPase的表达量和AGPase的活性,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结果表明,pho水稻胚乳细胞中异常含量的磷
     

    ③在正常水稻籽粒灌浆时,磷和葡萄糖等被运入胚乳细胞中,用于淀粉的合成,生成淀粉的同时又会产生磷。基于上述研究分析,该过程产生的“无用”的磷需要
     
    ,这种机制可保证胚乳细胞持续合成淀粉。
    (4)在缺乏磷的土壤中,农作物高效利用和重新分配磷对产量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研究,对该环境中水稻育种提出一条合理性建议:
     

    组卷:61引用:3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