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2017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说到先秦文献之版本美,就是说它的“文字载体”美。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古巴比伦人用泥版,古埃及人用纸草,古印度人用贝叶,古希腊人用羊羔皮,古俄罗斯人用桦树皮……他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没有制作过专用的文字载体。古代中国人也曾利用过天然材料,比如龟甲、牛胛骨之类,还利用过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创造出了“甲骨卜辞”和“金石文本”。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易复制,不易储藏,不易递运,故很难成“书”,以供跨时空阅读、使用。
          到了两三千年之前,我国先民们开始用质地轻柔的缣帛来写字,这很美,但是太贵了;于是人们就剖开竹子,削成轻巧细长的竹片来写书。这竹片非常廉宜,叫作竹简。竹简(或木简)作为专用文字载体,是中国也是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首创。它廉宜,可以批量复制,可以传输,可以储存,一句话,可以成“书”了。我国周秦两汉魏晋两三千年间,使用的就是这种“简书”。传世至今的上古经典文本,原本都出自“简书”。
          西周末年,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变革:时人有文,不再使用甲骨契刻了,也不依靠青铜器皿了,而是改用竹简与缣帛。春秋后期,郑国有位邓析,在子产“铸刑鼎”之后,造出了一部“竹刑”,就是用竹简录写的国家刑典。邓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也说明早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论语》中有“子轼负版者”的话,说是孔子向背负版籍的人行注目礼,这“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西晋时期,有个叫不(fǒu)准的人,盗掘了汲县的战国魏襄王的坟墓,发现了一批殉葬品,光是竹简就装了十几大车,还被他当火把烧掉了不少。后经人整理,清理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好几种书,记载了炎黄舜禹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它的发现,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的存在。
          《论语》中又有“子张书诸绅”的话,绅是丝织品,在丝织品上录文记事,看来已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另外,元魏时的《齐民要术》中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以丹书帛,置于枕中,以为国宝”。加之考古发现先秦人手抄的帛书《老子》,这又证明那时候确有帛书的流布。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不无缘故。
          简的出现,使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这才有了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这才为诸子著作的涌现准备了前提,也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条件,中国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文学意义怎么估量也不算高。
    (摘编自陈洪彝《闲话“简书”》)
    (1)下列关于古代文献“文字载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就地取用一些天然材料作为文字的载体,而不会去制作专用的,但这些天然材料都不易复制、储存和递运,所以很难成“书”。
    B.“甲骨卜辞”是将文字刻在龟甲、牛胛骨等甲骨类材料上,而“金石文本”则是将文字烧制或铸刻在陶、玉、青铜等材质的器皿之上。
    C.两三千年之前中国先民找到新的书写载体,其中“帛”虽然轻柔美好但价格昂贵,相比而言,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简”轻巧细长且非常廉宜。
    D.竹简(或木简)拥有之前甲骨、金玉等文字载体所不具备的优点,是一种专用文字载体,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周末年,人们开始以简书、帛书替代甲骨契刻与青铜器皿,这一巨大的转变是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B.西晋盗墓者不准从战国魏襄王的墓中挖掘并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从而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存在的事实。
    C.《论语》和《齐民要术》中在织物上书写的相关记载,再加上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老子》手抄本,可以证明先秦时的确已有帛书流布。
    D.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诸子著作的涌现以及私人办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简”的出现使得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周秦之后至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中一些成为传世至今的经典文本,这些“简书”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意义。
    B.邓析用竹简录写国家典刑--“竹刑”、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等,都可以说明早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
    C.从《论语》中“子轼负版者”以及“子张书诸绅”等话中可以看出,在木牍和丝织品上录文记事,几乎已经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
    D.《齐民要术》上记载越国大夫范蠡以帛书为国宝,足见当时帛书的珍贵,由此大概可知为何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

    组卷:5引用:4难度:0.9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世家
    司马迁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等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殆殷人也。”后七日卒,年七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B.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C.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D.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雅”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颂”是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
    B.“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中国古代采用多种纪年法。春秋战国时期用王公年次纪年法,比如哀公十四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多用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康熙元年;另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纪年法等。
    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记述了孔子把古代留传下来的三千多首诗,按礼义的标准进行删选,编定了《诗经》,从而完成了“六艺”的编修。
    B.达巷党人称赞孔子博学多才,不专于一家。孔子曾总结个中原因,说他不被当世所用,反而变得多才多艺。
    C.文章表明,孔子对一些历史事实进行了删削、变动和修饰,他知道,后世会因这种春秋之义而怪罪他。
    D.本文记述了孔子晚年的学术活动与言论,从正侧两面突出了孔子高深的学问与德行,虽属客观记述,但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孔子的肯定与赞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②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1)“忽惊春到小桃枝”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请对本词运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赏析。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申述了自己对于启发式教学的态度的句子是“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2)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申述关于求学求师的名句是“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3)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好学君子的标准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可谓好学也已”。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1.“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新理念。请参照示例,在“敏”“耻”“愧”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个性化的新解读。
    〔示例〕“说”字:有“言”必“兑”。人能说话是常事,说的话能兑现方才有价值。大话说得天花坠,后果很不妙,而信口雌黄胡乱说,结局更危险。

    组卷:9引用:3难度:0.5

六、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组卷:9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