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上)作业语文试卷(十一)

发布:2024/12/3 7:30:2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作出新解答。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十多年中国大众读者愈加重视博物学,使得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
    B.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是博物学的标尺,其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
    C.从古至今,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即使现在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也要去发扬这个宝贵传统。
    D.博物学中更重要是要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联系生活、联系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提出了关于博物、博物学认知的问题,再按照并列的结构顺序,层层论述。
    B.文章用大量的举例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观点明确。
    C.第6段以“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为例,是为了强调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有要补的功课,否则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过分背离自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了民间“百草”,贴近百姓实际,是不可多得的二阶作品。
    C.如果我们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D.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可以更多地借助于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来发现自己周边的美。

    组卷:0引用:1难度:0.6

三、诗歌鉴赏。

  •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①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②潘鬓:指代中年鬓发早白。③庙:宗庙。古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之处所。④教坊:古官署,司宫乐。
    (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回忆过去沉溺于奢侈淫逸的帝王生活,下阕写自己离别家国时只能“垂泪对宫娥”的情景,流露出身为“臣虏”之后难以言说的隐痛和悲哀。
    B.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词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于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以开后来豪放一派。
    C.“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词人运用“沈腰”“潘鬓”的典故,极言自己被俘后精神上的苦闷与肉体上的摧残。
    D.这首词运用衬托很有特色:上阕极言家国一统、山河广阔、宫阙巍峨、花草艳美,反衬词人被俘后的凄凉悲苦,揭示了他绵绵不尽的哀愁。

    组卷:0引用:1难度:0.4

四、语言表达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书店+餐饮”“书店十住宿”等营销模式让很多书店成为网红。网红书店的井喷式发展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思考。有人认为卖书才是书店的主业态,阅读文化传播最终还需要主业态支撑;但也有人认为网红带来的人气会将书店带来更大收益,书店走网红路线         ;还有人认为要在商业与公益间把握一个           
          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经营者们用人际关系网络营销策略,将书店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随着纸质出版行业不断落寞,人们网络阅读的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业转型已是        网红书店经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值得思索的下一步问题是把吸引来的“消费者”如何转化成“读书人”。这不能仅仅依靠商业营销来解决,关键在于对文化内涵的        。(  ),书店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渐趋旺盛的文化需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非议 平衡点 势在必行 发掘
    B.无可非议 分水岭 大势所趋 发掘
    C.无可厚非 平衡点 大势所趋 挖掘
    D.无可厚非 分水岭 势在必行 挖掘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书店通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下一步更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
    B.网红书店经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下一步更值得思索的问题是把吸引来的“消费者”如何转化成“读书人”。
    C.网红书店通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值得思索的下一步问题是把吸引来的“消费者”如何转化成“读书人”。
    D.网红书店经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值得思索的下一步问题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下足功夫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等方面
    B.只有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等方面下足功夫
    C.书店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等方面下足功夫
    D.只有书店下足功夫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等方面

    组卷:1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