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29 2:0:2

一、选择题

  • 1.有关蓝细菌和洋葱细胞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40引用:13难度:0.7
  •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10引用:41难度:0.7
  • 4.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34难度:0.8
  •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7难度:0.9
  • 7.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

    组卷:583引用:38难度:0.7
  • 8.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如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图中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690引用:40难度:0.7
  • 9.下列体现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70引用:62难度:0.9
  • 11.下列关于豌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34.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两组杂交实验互为
     
    实验。由结果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但因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所以杂交一与杂交二的结果不一致。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的6号单体植株为
     
    (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
     
    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
     
    ,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组卷:24引用:2难度:0.6
  • 35.病毒与生物的协同进化。
    一场疫情让病毒活跃在公众视线,人们对病毒有了深刻的敬畏,不禁让人思考病毒与生物的关系。
    19世纪末,研究者发现引起狂犬病的分子似乎比细菌小得多,将其称作viru。1935年,人类第一次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生存方式就像“寄生虫”,必须利用活细胞里的各种细胞器和原料完成自我增殖,裂解宿主细胞。
    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DNA注入到细菌中,细菌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DNA序列--CRISPR序列,携带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是亲代DNA给侵染过的噬菌体所做的黑标签,这让子代细菌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侵染的同种噬菌体。
    科学家新近却发现一些巨噬菌体,其基因组是普通噬菌体的4倍。巨噬菌体基因组中含有能编码噬菌体蛋白外壳的基因,也含有编码tRNA合成酶、转录起始因子等的基因,甚至还发现了细菌CRISPR序列。当然,噬菌体含有的细菌CRISPR序列,记录的都是其他种类病毒的黑标签。当该种巨噬菌体的基因注入细菌后,会驱使细菌专门杀死除自身以外的其他种类的病毒,使细菌被其专一奴役。这样看来,噬菌体在与细菌的斗争中不断进化,其实比人类想象的要智能很多。
    巨噬菌体与细菌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生物与生物之间复杂生存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噬菌体可侵染特定类型的细菌,引起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许多适应性的DNA突变,通过突变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科学家认为如此普遍的突变令人费解,环境改变和压力有多大才能造成如此多的突变?他们猜想病毒有可能是这些突变的来源,因为病毒变化无常、能与成千上万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病毒几乎挟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因此相比捕食、环境改变而言,病毒是更大的进化压力,能更大程度的促进细胞进化。所以,有人说: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
    探索精彩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的精巧适应和演化,认识和合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永恒主题。
    (1)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
     
    和单种核酸分子(DNA或RNA)。
    (2)病毒之所以对生物细胞造成伤害,是由于病毒
     
    ,该种生存方式属于寄生。
    (3)细菌的CRISPR系统出现在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均为
     
    结构。
    (4)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含有
     
    (请选填下列字母)。
    a.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
    b.细菌的CRISPR系统
    c.编码细菌核糖体的基因
    d.参与转录和翻译的重要酶的基因
    (5)在与细菌的斗争中,噬菌体利用细菌的CRISPR系统来为自己工作,对噬菌体生存的意义是
     

    (6)文中倒数第2段提到: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