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上。

  • 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晋在周记中写道: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_____枚金牌,夺金时刻激动万分,国旗升起,骄傲了我的国!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_____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厉害了我的国!(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一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长江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诗人用吟唱来比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是(  )

    组卷:118引用:24难度:0.7
  •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王叔叔是邻居。“我”与王叔叔的关系属于(  )

    组卷:136引用:9难度:0.6
  • 4.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需从社会中获得(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5.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为了参加社会活动旷课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6.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这表明(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
    ②互联网成为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
    ③网络无所不能
    ④网络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组卷:8引用:8难度:0.7
  • 7.微信成为一种生活新常态。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一种通讯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网络交友、求职、购物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也成为了“危信”。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不去浏览、相信微信上的任何信息
    ②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远离网络微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8.如图中的漫画充分说明了(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网络信息良莠不分,还是不要上网的好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9.近两年来,短视频迅速风靡,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对此,我们应该(  )
    ①抵制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②学会辨析信息,少看不健康内容
    ③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成长
    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组卷:156引用:74难度:0.7
  • 10.一则“爆米花”的花语登上微博热搜,“爆米花”的花语是什么?答案是:看电影不要说话,喧哗。“爆米花”花语提醒我们要自觉维护(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二、请根据下列各题的要求,回答问题,共5大题,共48分。请注意答题卡题号正确,书写工整清晰。

  • 31.[观察分析]
    材料一:据晋江公安微博消息,9月16日,福建晋江警方通报一起案件。当天下午14时许,晋江市公安局接到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报警称:有人编造该院核酸检测一例新冠病毒阳性患者信息在网上传播。接警后,晋江市公安局迅速展开调查。经查实,尤某(男,32岁,晋江安海人)为了与同事“开玩笑”,于9月15日下午唆使正在居家健康监测的林某(17岁,男,晋江磁灶人,9月10日到过莆田秀屿区)使用手机“P图”软件,将其核酸检测报告结论由“阴”性改为“阳”性,以此“吓唬同事”。随后,林某将“P图”上传微信群,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了不良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尤某、林某的行为构成了虚构事实扰乱公众秩序,晋江警方依法给予尤某行政拘留10天、林某行政拘留8天。
    材料二:某企业公司总经理张先生急急忙忙到当地人民法院,向法官说明情况:“法官,我们公司上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微信朋友圈都传开了,议论纷纷,对我们企业影响很大。现在,我们正积极安排还款,能不能先把我们公司从黑名单上撤下来?”法官:“……!”
    (1)材料一警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如果你是材料二中法官,你会对该企业说什么?
    (3)生活中我们怎样践行诚信?

    组卷:2引用:1难度:0.2
  • 32.【与法同行】
    材料一: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难免受到伤害。针对这一情况,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竞答活动。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回答下列各题:
    (1)它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它是谁?
    (2)生活中,如果遇到歹徒行凶、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应对?
    材料二:案例分析:“我八年级开始辍学,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在某未成年人犯管教所内,少年犯小宇回忆辍学后的生活时说,“去网吧上网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生活来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钱,朋友之间谁手头富裕就多拿出来些,大家一起花……”辍学后,年仅15岁的小宇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接受记者采访的小宇深感痛悔,等待他的将是监狱的生活……
    (3)材料二案例中小宇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4)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警示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组卷:1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