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0课 归去来兮辞并序》2021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1/4 14:30:2

一、基础过关练

  • 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请息交以
     

    ②非能水也,而江河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
     

    ④群响毕
     

    ⑤佛印类弥勒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幼稚盈室
    古义:
     

    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风浪,多比喻纠纷或乱子。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当敛裳
     

    (2)园涉以成趣
     

    (3)乐琴书以消忧
     

    (4)亲戚之情话
     

    (5)或孤舟
     

    组卷:3引用:3难度:0.7
  • 4.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遂见用于小邑。
    特殊句式:
     

    译文:
     

    (2)既自以心为形役。
    特殊句式:
     

    译文: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判断正误)
    (2)初来城里的弟弟在小区里迷路了,幸亏有好心人指点,他终于迷途知返了。
     
    (判断正误)
    (3)泰国民众多数信奉佛教,性情平和,乐天知命,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因此中泰两国在长期交流过程中,很少出现文化方面的摩擦。
     
    (判断正误)
    (4)美国以技术封锁作为贸易战新打法,恐将事与愿违,或可使中国科技创新企业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即更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摆脱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判断正误)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判断正误)
    (2)古人以孟、仲、季表示每一季的三个月份,分别代表每季的第一、二、三个月,如“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中的“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判断正误)
    (3)长吏: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中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的说法。
     
    (判断正误)
    (4)家: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慈、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尊,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判断正误)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7.默写。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以把握的句子是: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因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而心情欢快舒畅的句子是:
     
     

    (3)《归去来兮辞》中以云和鸟自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入世和出世,对仕途道路进行适当终结的两句是:
     
     

    (4)《归去来兮辞》中因看到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而得到精神满足的句子是:
     
     

    组卷:88引用:3难度:0.9
  • 8.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感吾生之
     

    ②余嘉其能古道
     

    ③则知明而无过矣
     

    ④李白乘舟将欲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微写作。

  • 24.人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会面对许多抉择。就像陶渊明一样,坚守自己的心灵净土,辞官回乡,回归自然、纯净的生活。然而,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并没有陶渊明的勇气,经常在现实利益和人生理想之间徘徊不定。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精神?请你自选角度,阐述观点,不少于250字。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三年模拟练

  • 2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劲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念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禁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注释:①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②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B.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C.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D.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上古时开始流行,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B.经年,经过一年。此处的“经年”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经年”词义不太相同。
    C.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如,韩愈《卢氏墓志铭》中有“夫人本宗,世族之后”可谓佐证。
    D.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楚出身官宦世家,其才学文章无与伦比,且性情爽朗超逸,但却常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B.孙楚自负才气过人,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虽然对其非常欣赏,也不得不公布其罪状,将其停职处理。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应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对其颇为推崇,称赞其才识突出,对孙楚悼念妻子诗作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意深重,令人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②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
    (5)针对“龙见武库井中”,孙楚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简要回答。

    组卷:21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