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8年同步练习卷(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发布:2024/12/5 1: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329引用:16难度:0.9 -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组卷:160引用:15难度:0.7 -
3.尼玛同学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组卷:131引用:42难度:0.9 -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
组卷:945引用:64难度:0.9 -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
组卷:84引用:7难度:0.9 -
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上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
组卷:1211引用:3难度:0.3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组卷:161引用:23难度:0.7 -
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成的像( )
组卷:164引用:1难度:0.5
四.综合题
-
2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
(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
(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组卷:6314引用:23难度:0.3 -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下表是小薇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30 20 15 10 5 像距v/(cm) 15 20 30 40 /
(2)第1次实验时,小薇若将一近视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3)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组卷:57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