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第一次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29 12:30: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
1.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是国家对每一个公民最真挚的关怀,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④社会是一张“网”,个人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点”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我们的粮食是农民伯伯种的,我们的衣服是工人叔叔生产的,我们的手机是科学家研究发明的。这表明( )
①人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关系不大
②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④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下列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小徽搜集到一些微信息,并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的角度对其进行点评。下列微点评与微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微信息 微点评 A 小徽和他的父母及爷爷奶奶 业缘关系 B 孝老爱亲的衡阳“奔梦女孩”和她的患病妈妈 血缘关系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 亲缘关系 D 航天员聂海胜和他的同事刘伯明 地缘关系 组卷:9引用:4难度:0.8 -
5.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人类离开社会,就等于失去了生产活动。下列做法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有( )
①放空自我,闭门遐想
②利用智能手机看新闻
③放弃学业,去打工挣钱
④走进老年公寓做义工组卷:1引用: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12分,第16小题18分,第17小题18分。共64分)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调查组的学生和对其所在学校500名未成年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调查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地点 上网目的 项目 7小时以内 7~15小时 15小时以上 家里 网吧 其他 聊天交友 玩游戏 查资料 比例 67.2% 24.6% 8.2% 44.7% 28.8% 26.5% 23.3% 47.9% 28.8%
材料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1)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结果,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2)材料三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作出规定有哪些重要意义?
甲、乙两名同学对青少年使用手机和网络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3)请你任选一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4)依据三则材料,请你为学校管理学生使用手机提两点合理化建议。组卷:29引用:1难度:0.3 -
17.某校八年级(1)班的老师决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微公益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第一学习小组的学生为本次微公益系列活动设计了“寒冬至,送温暖”活动,为孤儿院的小朋友捐衣物。
(1)请你为本次微公益系列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第二学习小组的学生计划本周末去街头、广场等人口聚集的地方散发环保传单,宣传环保知识,清理街头垃圾,当一回环保志愿者。
部分学生的家长知道这一安排后,纷纷给老师打电话或发微信,发表意见。下面是小东的家长给老师发的微信:
学生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无非是做清理街头小广告这样的小事,对其成长意义不大。学好文化课才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参加这些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建议老师取消这一活动。
(2)请你代表老师,给小东的家长写一条回复。
下面是第三学习小组组长小明制订的活动计划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将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
(3)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①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各自的任务。
②
③
畅谈收获:在全班学生组织和参加本次微公益系列活动后,大家的感悟都很多。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下一步应作出的具体行动展开讨论。
(4)请写出两点与大家交流一下。组卷:2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