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面对一些突发流行性疾病,研发新药常常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组卷:108引用:5难度:0.5 -
2.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5 -
3.小科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记录了四次测量数据:18.12cm、18.1cm、18.13cm、18.14cm,则该物体正确测量的长度应为( )
组卷:41引用:1难度:0.5 -
4.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5.宁波大学校园内有一片“白鹭林”,因栖息有大量白鹭而闻名。白鹭是一种涉禽,既能涉水取食,又能自由飞行。下列不属于白鹭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是( )
组卷:55引用:3难度:0.5 -
6.种子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动物传播、风力传播等。根据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特点,推测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7.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古书记载中所提到的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太阳圈层是( )
组卷:63引用:1难度:0.5 -
8.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十三年间,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9.下列观测日食的方法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5 -
10.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校园植物时做了以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4难度:0.5 -
11.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8难度:0.5 -
12.如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2难度:0.5 -
13.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
组卷:41引用:2难度:0.5 -
14.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中★所示处)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组卷:29引用:1难度:0.5 -
15.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1难度:0.5 -
16.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17.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200多个火星日。火星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因为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组卷:80引用:2难度:0.5 -
1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被称为“虫”的无脊椎动物中,不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
组卷:118引用:8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53.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科学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用水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七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注:图甲中浓度“
”表示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1100
(1)科学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3)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是不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又对A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为最佳,原因是1200组卷:110引用:2难度:0.5 -
54.“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宁波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
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
③在A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
④将A、B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1)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目的是
(2)比较A、B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主题,你认为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是:
(4)【生活应用】
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如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组卷:40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