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2020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

  •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品析句子。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②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1)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
     
    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请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组卷:29引用:5难度:0.9

一、阅读

  •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送钟员外(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轻舟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
    B.诗歌的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
    C.诗歌的颔联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D.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喜浊厌清、好闹恶静的心境。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诗人并未把清溪写成一片死寂,而是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渲染出清溪的幽静。
    B.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
    C.全诗抓住一个“幽”字,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若耶溪的静,传达出诗人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
    D.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使得诗歌富有音韵美。

    组卷:126引用:2难度:0.6
  •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主要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雍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组卷:189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