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课内基础。(27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1833引用:9难度:0.9 -
2.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66引用:8难度:0.8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0引用:3难度:0.8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74引用:5难度:0.8 -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38引用:2难度:0.8 -
6.下列选项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分不开的。
②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的一些水乡景色。
③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地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的呢?
⑤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组卷:405引用:3难度:0.7 -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组卷:1089引用:11难度:0.8 -
8.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组卷:506引用:9难度:0.9 -
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4)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组卷:409引用:3难度:0.9
第三单元古诗文。(27分)
-
10.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 )
组卷:563引用:2难度:0.7 -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组卷:895引用:2难度:0.8 -
12.下列对《答谢中书书》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52引用:3难度:0.8
中考型阅读。(54分)
-
3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打磨旧时光ㅤㅤ①我居住的是个花园式小区,花草树木,曲径蜿蜒,风景怡人。门卫处的几个大叔工作很是认真,大大小小的摄像头全方位安装,小区的每个角落都一目了然。那些发广告、做营销、卖鸡蛋、收废品的一律被门卫大叔拒之门外,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经常在小区大门口的空地上摆摊揽活儿,现代化的小区和他的老行头简直是混搭,真是一道无法言说的和谐风景。
ㅤㅤ②磨剪刀老人第一次出现在小区里,那一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市井吆喝是很有民间音乐旋律的,声音里沉淀着时代的印迹。再看老人的打扮,草帽、手帕、棉布汗衫、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一条木板凳,粗布袋、磨刀石,还有铁刨子一样叫不上名的行当,带着尘土,带着沧桑,带着岁月的故事,好像从旧时光中走来,让人想起童年,仿佛故人,恍惚隔世。我想起了家里草编工艺筐子里那把被长期冷落的老剪刀,就把它拿出来,下楼寻找老人。
ㅤㅤ③有几个大婶,听见吆喝就拿了剪刀出来。老人有了生意,很高兴。停好自行车,放好绑扎着磨刀石的长条凳,骑马式跨坐在板凳上,板凳下面吊着盛水的破铁罐子和一个装工具的布袋子。老人满脸皱纹,头发和胡须都是白的,但是很干净,精神矍铄,口里念着打油诗。一边打磨着剪刀,一边打磨着时间。
ㅤㅤ④聊得最多的,还是他这门手艺,这门后继无人、就要失传了的手艺。他说:“没人干啰,腌臜人的活儿。孩子都过得好,家家住楼房,吃喝不愁。小本儿生意,赚不了仨瓜俩枣的,没人学没人干,都挣大钱去啰。”
ㅤㅤ⑤有人说:“那你不在家享清福,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干这活?”
ㅤㅤ⑥老人说:“闲着就老了。老天爷给我个好身体,就是让人干活儿的,不干你咋活呀。我从小跟父亲学这门手艺,干60年了。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我父亲活到99岁,我今年才80,还年轻着呢。”口气里略显得意。
ㅤㅤ⑦老人说着话,不耽搁做活。洒水,打磨,手摇砂轮,拿了剪刀在耳边一听,用手一刮,用嘴一吹,用布条一剪,唱曲儿似的说:“好嘞——给两个钱儿。”
ㅤㅤ⑧老人一说起他的父亲,说起他的这门“腌臜人的”小本儿手艺,怎样地养大了5个孩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人啥时候都得靠手艺吃饭,与人无争。就是在旧社会,世道再乱,我这干手艺的也平安无事。看我现在一天也能挣够自己花的,还能养得了自己。”
ㅤㅤ⑨在小区里,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他那沙哑苍老的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每次都有三两个大婶大娘围着他磨剪刀带聊天。他和门卫也混熟了,有时候在大门口从早上到黄昏坐一天,闲下来就在门卫处喝点茶水,洗洗手脸。
ㅤㅤ⑩许多找他磨剪刀的人,更多的是对他的这门儿老手艺感兴趣,是想听老人讲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是在打磨剪刀的时间里,打磨记忆里的旧时光。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磨剪子老人因为生活过于清闲害怕变老,就到小区门口摆摊揽活,消磨漫长时光。
B.磨剪子老人能够例外在小区门口揽活,是因为大婶大娘们常用的剪刀经常损坏。
C.磨剪子老人到小区门口摆摊揽活,是因为他的家境困难,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D.磨剪子老人特有的市井吆喝声沉淀着时代的印迹,能唤起人们对旧时光的回忆。
(2)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老人说着话,不耽搁做活。洒水,打磨,手摇砂轮,拿了剪刀在耳边一听,用手一刮,用嘴一吹,用布条一剪,唱曲儿似的说:“好嘞——给两个钱儿。”(赏析句子)
②现代化的小区和他的老行头简直是混搭,真是一道无法言说的和谐风景。(赏析加点词语)
(4)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磨剪子老人怎样的复杂心情?
(5)文章以“打磨旧时光”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组卷:34引用:1难度:0.5 -
3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瓷器ㅤㅤ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ㅤㅤ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ㅤㅤ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ㅤㅤ④烧结火候,主要指瓷器烧成的温度。陶器、砖瓦的烧制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的关键秘密所在。”
ㅤㅤ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工艺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匠心,堪称巧夺天工。A.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B.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C.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ㅤㅤ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了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睛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ㅤㅤ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瓷器的胎质具备一定的透明性,它的原料为高岭土。
B.在釉中加入“白云石”,能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C.中国瓷器能够通过高温煅烧而釉色不变、纹样依然如故。
D.第⑥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2)第⑤段中A、B、C三个句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这样安排是为了说明什么?
(3)“中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组卷:32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