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11/2 8:0:4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24节气倒计时的方式,农历24节气是我园古代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依据。其更替用期应该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5 -
2.2021年7月3日北京时间22时28分,天文学家观察到了近四年来最强的一次太阳耀班爆发,耀斑爆发强烈时,易观看到美丽极光的地区是( )
组卷:98引用:1难度:0.7 -
3.冰壶运动是冬奥会上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制作冰壶的岩石是由岩浆岩组成,该岩石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较粗,对其成因的合理解择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组卷:59引用:1难度:0.7 -
4.2021年12月25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望远镜的姆斯•韦伯,开启宇宙探索新时代。韦伯望远镜被部署在与太阳、地球一直线的对立面(如图中L2位置),距离地球约150万km的地方环绕太阳运行。从运动特征看,韦伯望远镜类似( )
组卷:110引用:1难度:0.7 -
5.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气象灾害影响了当时铁路的施工。老挝洪涝灾害频发。云南也经常受到旱灾的影响。影响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6.如图为某大洲沿海地区6月和12月的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该沿海地区为( )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7.我国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 )
组卷:59引用:2难度:0.7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16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该工程是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又一个西部大开发超大型工程。
材料二:“东数西算”是指将东部地区的互联网数据有序引导到西部去运算。2010年以前,我国的大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次在京津露、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到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
材料三:数据中心由规模庞大的存储服务器和通信设备组成,用于网络在线存储企业的海量数据。设备运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被称为“电老虎”,电力成本占其运营成本的“大头”。同时,数据中心机房对空气的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过多的尘埃和水汽会增加机房故障y率。
材料四:如图分别为我国4个算力枢纽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布局示意图、宁夏中卫位置示意图。
(1)以内蒙古和林格尔集群数据中心为例,列举可开发利用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就其中一种说明理由。
(2)中卫集群主要位于宁夏的中西部地区,在集群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要注意荒漠化问题。请分析依据。
(3)我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都采用集群发展的模式,分析集群发展带来的好处。
(4)我国东西部区域环境差异很大,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来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东数西算”的合理性。组卷:7引用:1难度:0.4 -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有着巨大的影响。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榆林市定边县白于山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荔县汇入渭河,是陕北高原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多砂粗砂区和暴雨洪水的主要源头。流域内地貌类型多样,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大致可以将北洛河流暇自北向南划分为三个地貌区。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减少入黄泥沙,流域内采取了各种措施。藏止到2010年,建成中小型淤地坝1880座。
北洛河流域1980年和2019年各地貌区径流量、输沙量表上游(丘陵沟壑区) 中游(土石山林-高原沟壑区) 下游(阶地平原区) 径流量 1980年 35mm 32mm 34mm 2019年 19mm 24mm 6mm 输沙量 1980年 99×106t 8×106t 3×106t 2019年 10×106t 3×106t 0.3×106t
(1)比较北洛河流域上、中、下游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北洛河流域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任选一个黄土地貌的基本形态,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其形成过程。
(3)分析北洛河流域1980年-2019年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径流量、输沙量之间的关系,并解伴理由。
(4)“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打坝淤地是该流域上中游地貌区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逆地造田为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析这一措施带来的有利影响。组卷:4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