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九年级(上)期初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29 8:0:9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这条规定明确了( )
组卷:8引用:5难度:0.9 -
2.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青少年学生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应当( )
①以多种形式向亲人宣传宪法知识
②严肃认真参加“国旗下讲宪法”等活动
③将宪法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3.某社区开展“权利义务伴我行”主题活动,如图为展板中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取名张大宝”——表明公民享有姓名权
②“在校学习”——表明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③“光荣从军”——表明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
④“赡养父母”——表明成年子女应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组卷:150引用:8难度:0.8 -
4.某公司因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发表文章,被诉至人民法院,最终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这说明( )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权利义务相统一,违反义务须担责
③公民权利受保护,触犯法律受刑罚
④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5.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组卷:6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6分)
-
16.【安徽答卷共同书写】
2020年8月18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考察调研,似水深情,如山厚望。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答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生保障的“安徽温度”
截至2020年底,我省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
材料二:高质量发展的“安徽速度”
一年来,我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材料三: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作为”
建设一个集聚区,补齐短板、增强动能。我省以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突破口,持续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围绕民生领域,我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多安徽百姓享受到一体化红利。
◆阅读感知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探究分析
(2)对于材料二高质量发展的“安徽速度”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对于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大家纷纷点赞,请说明理由。
◆拓展思考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何意义?
(4)安徽答卷,共同书写!围绕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实际行动。组卷:7引用:4难度:0.3 -
17.【社会实践青春担当】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是落实“双减”政策后的第一个长假,没有了学科类培训,中小学生纷纷走出家门,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复兴中学九(8)班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学习。
★剧观扶贫胜利
小安分享了电视剧《山海情》的片段(该剧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事迹。)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养牛的传统,牵手大型养殖企业,在村里组建合作社,建起生态牧场;他们硬化村道、造林绿化、种植花卉,改造厕所,实施污水处理,完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化的卫生室、幼儿园;还建起了乡村风情的杨岭小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过艰苦努力,2020年11月,西海固地区终于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杨岭村的村民们过上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昂首阔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1)分析上述材料,说说该村的发展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哪些启示。
★点评时政新闻
小徽展示了搜集的时政材料,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点评“十四五”规划目标(部分) 体现的教材知识 国内生产总值(GDP)不设具体量化目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①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我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单位GDP能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③
★慰藉先烈忠魂
在“寻找身边的英烈”活动中,小皖来到了“延乔路”(延乔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的道路。)
1928年6月6日,26岁的陈乔年受尽酷刑,走出牢房,走向刑场,还不忘笑着跟狱友们告别:“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3)下面是小皖在献花的卡片中写下的一段话。请根据上下文提示及所学知识补充横线内容。
陈延年、陈乔年爷爷:
这盛世,正如您所愿!我辈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生活,综合国力方面:
10月6日组卷:10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