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是工业制备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2.中国科学院制备出超小铜纳米晶嵌入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来实现高效电催化CO2转化为所期望的新能源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6
  • 3.下列有关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4.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7题:SO2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硫酸的生产。对燃煤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方法1:用氨水将SO2先转化为NH4HSO3,氧化为(NH42SO4;方法2;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为CO、CH4、H2)将SO2在高温下还原为单质硫;方法3: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再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亚硫酸钠;方法4:用Na2SO4溶液吸收烟气中SO2,使用惰性电极电解吸收后的溶液,H2SO3在阴极被还原为硫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 16.三氯化铬(CrCl3)在工业上主要用作媒染剂和催化剂,Cr(OH)3常用于颜料、陶瓷、橡胶等工业,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BaCrO4Na2O2为原料制备CrCl3和Cr(OH)3
    (1)制备CrCl3
    取一定质量的BaCrO4和对应量的水加入到三颈瓶中,水浴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同时加入过量浓盐酸和无水乙醇充分反应,生成CrCl3并放出CO2气体。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上述反应中的乙醇与BaCrO4投料的物质的量比例大约为3:8,原因是
     

    (2)测定CrCl3的质量分数。
    Ⅰ.称取样品0.3300g,加水溶解并配成250.0mL的溶液。
    Ⅱ.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稍过量的,稀释并加热煮沸,再加入过量的硫酸酸化,将Cr3+氧化为Cr2O72-;再加入过量KI固体加塞摇匀,使铬完全以Cr3+的形式存在。
    Ⅲ.加入1mL淀粉溶液,用0.025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4.00mL。
    已知反应:Cr2O72-+I-+H+→I2+Cr3++H2O(未配平),I2+S2O32-→S4O62-+I-(未配平)。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计算CrCl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制备Cr(OH)3
    Cr(Ⅲ)的存在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分布如图所示。

    请补充完整由CrCl3溶液制备Cr(OH)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CrCl3溶液,
     
    ,低温烘干,得到Cr(OH)3晶体(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mol⋅L-1NaOH溶液、0.1mol⋅L-1AgNO3溶液、0.1mol⋅L-1HNO3溶液、蒸馏水)。

    组卷:12引用:2难度:0.4
  • 17.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1)用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x)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可制H2
    ①氧缺位铁酸铜通过两步反应分解水制氢。已知第二步反应为:2CuFe2O4═2CuFe2O4-x+xO2↑,则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uFe2O4可用电化学方法得到,其原理如图所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可利用FeO/Fe3O4之间的相互转化,来裂解水制取氢气,其制氢流程如图所示。该工艺制氢的总反应为C(s)+H2O(g)═CO(g)+H2(g),对比水和碳在高温下直接接触反应制氢,分析该工艺制氢的最大优点是
     


    (3)硼氢化钠(NaBH4)的强碱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可获取氢气,其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NaB(OH)4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以NaBO2形式结晶析出。
    ①如图所示的最后一个步骤反应机理可描述为
     

    ②若用D2O代替H2O,依据反应机理,则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
     

    ③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平均每克催化剂使用量下,NaBH4的浓度和放氢速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着NaBH4浓度的增大,放氢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组卷:3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