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天津大学附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  )——通过公井、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C.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D.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C.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组卷:57引用:5难度:0.5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00引用:3难度:0.9
  •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8引用:3难度:0.6
  • 4.下列关于外国小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4引用:4难度:0.9
  •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组卷:90引用:2难度:0.8
  • 7.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其节
    ②惠等哭,归营
    ③仓皇
    ④复释张仪
    ⑤流血
    ⑥武能网纺缴,弓弩
    ⑦天下集响应
    ⑧诚甘

    组卷:15引用:2难度:0.9

四、作文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体育比赛,只有战胜对手才能获得冠军。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8引用:14难度:0.7

五、默写

  • 23.默写。
    (1)《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
     
    ,在亲民,
     
    ”,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2)《<老子>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3)《过秦论》中,作者写陈涉起义,先说陈涉缺乏号召力,然而结果出人意料,“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贾谊《过秦论》)
    (4)谗谄之蔽明也,
     
    ,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列传》)

    组卷:19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