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西柳州市城中区中考语文质检试卷(2月份)

发布:2024/12/6 1:30:1

一、积累(21分)

  • 1.为迎接农历癸卯年的到来,班级办一期主题为“卯兔贺岁”的班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汉字中的“兔”,是乖巧温        的小动物。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兔”字的踪影。“兔”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兔”描绘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形象。兔是弱小的动物,常活动于森林、草原间,需要准备多个藏身之所来躲避猛兽的攻击,“狡兔三窟”正是源于兔的生存技能。兔在奔跑时动作迅捷,由这个特点派生出来的汉字“逸”,从“辶”从“兔”,可以推断这个字的本义是             。兔也是有较强繁殖力的动物,“兔子”谐音“吐子”,常被人们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象征。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四,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卯”,即为“卯兔”。《说文解字》中有“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的解释,“卯”表示农历二月,万物复苏,让人感到生机盎然,一派xīn xīn               向荣的景象。
    (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温
     

    ②xīn xīn 
     

    (2)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①
     
    ,根据这个意思来组词,你想到了②
     

          民俗中的“兔”兔,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兽。旧时正月初一,人们把面捏的兔头挂在门额上,辟邪祈福,俗称“挂兔头”;正月十五元宵节,扎兔形灯笼,游街玩耍。在老北京,每逢中秋节还有拜“兔儿爷”的习俗。相传老北京城曾有过一场瘟疫,月亮上的玉兔带着仙药医治了很多百姓。为了感谢它,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尊称为“兔儿爷”。随着时代的发展,“兔儿爷”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成为中秋节流行的民间玩具: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也有背插纸旗纸伞、或坐或立的……此外,以兔形为主体的剪纸、刺绣、彩绘等艺术形式也十分常见,其健康长寿、祛病驱邪、护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深入人心。
    (3)请写出以上两个文段中的三个成语。
     

     

     

    (4)今年春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含有“兔”字的对联贴挂在墙、门以及柱子上。请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及内容,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副对联(只填序号)。
    ①卯门生喜气 ②兔来喜气浓 ③兔进万家报吉祥 ④虎奔千里留雄劲
    ⑤兔岁报新春 ⑥寅去卯来腾瑞气 ⑦虎归兔到发祥光 ⑧虎去雄风在
    上联:
     

    下联:
     

    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2.文学作品中的“兔”,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人们早期对兔的刻画以其自然属性为主。《诗经•兔爰》中“有兔爰爱”,写出了兔子的机敏聪颖、自在逍遥;王建的《宫词》中“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描写了兔在秋草中酣睡的可爱形象。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兔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意蕴。卢照邻诗中“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用“兔影”来写月影;欧阳修《白兔》中“天资洁白己为累”的诗句,以兔自比,表明心志;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广寒宫里的玉兔逃到人间,将捣药杵作为武器,与孙悟空大战了一场,兔的形象更具传奇色彩了……从古代诗歌到古典小说,兔的形象从抽象概括的“文学兔”到情态可掬的“自然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丰富的内涵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给出修改意见。
    病因:
     

    修改意见: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3.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苏轼 ②《
     
    用典,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颔联点题,妙绝古今。作者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景抒情,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以及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孟子 《鱼我也欲也》 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
     
     
    李白 《行路难(其一)》 在重重的困难和险阻面前,诗人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组卷:41引用:1难度:0.9

三、综合(10分)

  • 8.三年的中学时光,十二部名著,我们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感受时光中生命的华彩;我们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为推广名著阅读,你受邀参加一个名著读书会。
    (1)任务一:谈阅读体会。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两个人物(出自不同作品),结合内容说说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一种共同的人性美。(100字左右)
    (2)任务二:谈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水浒传》中的宋江和《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两人,在性格、行为上有共同的一面,又有许多不一样的特点,请你通过比较阅读、认真分析,完成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
    人物 宋江 杜少卿
    出处 水浒传 《儒林外史》
    性格相同点 好学有才,比如宋江浔阳楼题诗,杜少卿是当时闻名的名士;
     
    性格不同点
     
     
    (3)任务三:参与讨论。在讨论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使读者有兴趣、吸收快。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经典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这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做简要分析。

    组卷:41引用:2难度:0.4

四、写作(50分)

  • 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组卷:136引用:2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