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 物质的属性》2022年同步练习卷(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
发布:2024/12/14 21:0: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
1.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成年大熊猫的质量可达85~125kg,但刚出生不久的大熊猫幼仔(如图所示)却很小,只有约90~130( )
组卷:156引用:9难度:0.9 -
2.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组卷:3612引用:30难度:0.9 -
3.如图所示是小伟利用实验室燃剩下的蜡头熔化后,再倒入小桶中凝固重新制成的蜡烛。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在蜡烛凝固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
组卷:206引用:4难度:0.7 -
4.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组卷:1061引用:20难度:0.8 -
5.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电力部门在输电线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刻苦攻关,在降低电能损耗上不断出新绩,这是因为提高了输电导线的( )
组卷:171引用:2难度:0.8 -
6.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组卷:1499引用:79难度:0.9 -
7.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下列情况中会出现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组卷:955引用:5难度:0.6 -
8.为强化水下救援能力,战士们经常进行潜水训练。如图所示,在训练过程中,罐内氧气逐渐减少。下列关于罐内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4引用:3难度:0.7 -
9.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4引用:2难度:0.7
三、解答题
-
26.小华在磁器口的嘉陵江边捡回一块外形奇特的三峡石,准备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测定它的密度,如图。
(1)小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华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用手取了 ;
(3)改正错误后,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g,这块石块的质量为 g;
(4)小华用细线拴好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此石块的密度是 kg/m3;
(5)小华发现:三峡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小华测得石头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27.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3)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kg/m3;
(5)回到家后,小明想知道家里的84消毒液的密度,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戊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84消毒液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选填“瓶口”或“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m3;
④则84消毒液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组卷:158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