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发布:2024/10/31 16: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题2分,总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图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4难度:0.7 -
2.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8难度:0.7 -
3.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4.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19难度:0.7 -
5.植物通过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产量。为研究赤霉素GA3对绿化草坪植物高羊茅分蘖的影响,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高羊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8引用:5难度:0.7 -
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5难度:0.6 -
7.如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6难度:0.6 -
8.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
23.泡菜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发酵食品。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杂菌会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为提高泡菜品质,研究人员利用初步筛选获得的三个菌种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组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是
(2)实验中加入的盐水应先煮沸,其目的是
(3)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连续5天测定了发酵液的pH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表:pH 亚硝酸盐含量/µg•mL-1 1d 2d 3d 4d 5d 1d 2d 3d 4d 5d 对照组 5.2 4.7 4.6 4.5 4.3 0 120.0 90.5 28.5 3.5 菌种1 5.0 4.6 4.5 4.2 4.0 0 91.5 70.1 20.2 3.6 菌种2 5.2 4.0 3.7 3.7 3.3 0 25.5 4.3 2.2 2.2 菌种3 4.8 4.2 4.0 3.9 3.8 0 90.3 35.5 22.8 2.4
②发酵后期,乳酸菌数量相对较高,结合细胞代谢类型及表格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
③结果表明,较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是组卷:7引用:1难度:0.6 -
24.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Pat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取样分离的5个部分分别为①号部位、②号部位、③号部位、④号部位、⑤号部位。
(1)该实验中将扩展青霉菌种接种到苹果上,这里的苹果相当于接种培养的
(2)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该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属于蔗糖 NaNO3 MgSO4 KCl FeSO4 KH2PO4 蒸馏水 30g 2g 0.5g 0.5g 0.01g 1g 1000mL
(4)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扩展青霉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
(5)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腐烂部位中的Pat含量最高
B.病斑越大,腐烂部位的Pat含量越高
C.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中Pat含量越低
D.1cm和2cm病斑苹果中,从①号到②号部位的Pat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6)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所用器材进行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