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开学化学试卷(2月份)

发布:2024/11/4 7:30:2

一、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3.下列方程式不能合理解释实验现象或事实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5.如图所示是一种高效消毒漂白剂的结构式。W、X、Y、Z是分属两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主族元素,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6.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闭合K,电压表指针偏转

    有白色沉淀产生

    均有白色沉淀

    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结论 Ag+的氧化性一定比I2的强 白色沉淀是BaSO4 待测液中含有SO42-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 18.某锂离子电池正极由钴酸锂(LiCoO2)、铝箔、石墨等组成。某研究小组利用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制备Co3O4,同时回收锂,流程如图:

    已知:i.锂离子电池充电时负极反应式为yC+xLi++xe-═LixCy,锂离子电池正极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
    ii.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表所示: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浸出液产生气泡,钴酸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取出正极材料之前需要先将废旧电池“放电处理”,其目的是
     
    (答出两点)。
    (2)过程Ⅱ中,不同pH下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如图所示。该过程加碱调节pH的范围是
     
    ,其理由是
     


    (3)过程Ⅳ中操作方法为: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充分搅拌,
     
    ,用热水洗涤后干燥。
    (4)过程Ⅴ中,常温下CoC2O4开始转化为Co(OH)2的pH为
     
    。{已知:Ksp[Co(OH)2]=2.0×10-15,Ksp[CoC2O4]=4.0×10-8}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9.某实验小组对FeCl3与Na2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前的预测】
    (1)甲同学认为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请结合化学用语说明甲同学配制FeCl3溶液时加浓盐酸的目的:
     

    (2)乙同学分析Na2SO3溶液中的微粒组成认为:
    ①溶液含
    SO
    2
    -
    3
    HSO
    -
    3
    、H2SO3微粒,且2[c(
    SO
    2
    -
    3
    )+c(
    HSO
    -
    3
    )+c(H2SO3)]=c(Na+
    ②溶液显碱性,且c(OH-)-c(H+)=c(
    HSO
    -
    3
    )+2c(H2SO3
    你认为乙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丙同学根据物质的价态预测FeCl3与Na2SO3两物质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丙同学建议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
    【实验设计与操作】
    (3)两溶液不接触的实验
    按丙同学思路,设计以下实验进行相关探究。
    装置 实验现象 相关探究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①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探究正极产物的实验方案为
     
    。(操作与现象)
    (4)两溶液接触的反应
    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并观察现象。
    实验编号 c(FeCl3)/mol•L-1 c(Na2SO3)/molL-1 实验现象
    1.0 1.0 溶液由橘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沉淀生成,振荡后沉淀消失,继续滴加Na2SO3,溶液颜色加深,放置一小时后溶液变为绿色
    1.0 0.1 溶液由橘黄色变为红褐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2SO3,溶液颜色加深,放置一小时后溶液变为黄色
    0.1 1.0 溶液由橘黄色变为红褐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2SO3,溶液颜色加深,放置一小时后溶液基本没有变化依然为红褐色
    IV 0.1 0.1 溶液由橘黄色变为红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2SO3,溶液颜色加深,放置一小时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接近无色
    甲同学认为实验Ⅲ红褐色的“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铁胶体,他用
     
    实验证实了推测。
    【实验结论与反思】
    (5)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小组同学得出如下结论:
    ①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②当c(FeCl3)>c(Na2SO3)时水解反应占主导地位。
    你同意他们的哪些观点
     
    (填序号,若均不同意则填无)。此外,若兼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两个角度,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组卷:30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