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9/19 5:0:8
第一部分(2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ㅤ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深入骨髓的伟大创造精神、顽强意志和追梦诉求。尤其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更是受尽欺凌和屈辱,但是山河破碎梦未碎,中国人民依然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jìn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同时也yùn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在改革创新如火如荼、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的今天,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依然坚定而执着。
(1)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jìn透
yùn含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骨髓
如火如荼组卷:3引用:3难度:0.8 -
2.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读书可见作者心胸气魄,有助于修养心性。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某校九年级开展“自强不息谱写青春风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将下面词语组成一副贴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并抄写到横线上。
创 育 君子 学人 一流英才 千秋伟业 以厚德载物 当自强不息
上联:
下联:
(2)以下是小明同学演讲稿的选段,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甲】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乙】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①画线句子在演讲时应读得
A.清新明快
B.舒缓平静
C.铿锵有力
D.悲壮豪迈
②【甲】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③【乙】句语序不当,应将组卷:4引用:1难度:0.5
第二部分(5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妈妈手上的花瓶
苏丽梅 ①高考成绩揭晓了。
②男孩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母亲正擦拭桌子,看到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母亲把抹布扔一边,搭着男孩的肩走进屋,示意男孩在沙发上坐下。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成绩怎么样?”
③“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
④“没事没事,没考上就没考上,咱明年再读一年,啊?”母亲说。
⑤“我不想复习了,妈,太艰辛了,我觉得自己不是考学的料。”
⑥“不急着做决定,假期还长呢。”
⑦第二天,母亲上班之前,敲开了男孩房间的门。母亲对男孩嘱咐道:“孩子,妈妈上班去了,锅里有豆浆,冰箱里有蛋糕,你待会起来吃。”男孩“嗯”了一声,转身又睡了。
⑧母亲下班时,男孩的脸色更加阴郁:“妈,他们都考上了。”“考上就考上,没事的。”母亲知道,他们是指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强强和巍巍。平时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打球,还相约考取同一所大学。如今,他的伙伴们同时考上了,只有他没考上。母亲知道这消息对儿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劝慰未必有用,只是用力按了按儿子的胳膊。
⑨第三天中午,母亲下班回来,放下包就直接来到厨房准备做饭,一眼瞥见锅里的早点,原封未动。母亲看了,心咯噔了一下,她推开男孩的房间门,里面根本没人。母亲告诫自己不能慌,她拿起手机给男孩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她又打电话给孩子外地的父亲,他也没有收到孩子的信息;于是她一边给强强、巍巍打电话,一边决定自己出去找一找孩子。同学们也没有男孩的消息,但是给她提供了几个男孩可能去的地址。
⑩母亲稳下心神决定先去篮球场,她在篮球场里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男孩,又继续去网吧寻找,几个小时后,她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⑪男孩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一眼看到母亲,先是低下了头,嗫嚅道:“妈,你下午没上班?”“我这两天调休,正好陪你散散心,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男孩“嗯”了一声,带着不安和好奇跟着母亲回家了。
⑫转过天来,母亲带男孩来到一家“陶陶吧”,男孩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专注地做陶瓷,那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径直带他们来到一架机器前,顺手拿给男孩一块泥巴,说:“会捏泥吗,小伙子?”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的,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劲捏了捏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母亲似乎也不在行,建议儿子说:“不然把泥巴放在板上揉?”她看出男孩有些小恼火,微笑着按了一下他的手臂。
⑬男孩沉下心来了,他琢磨出来捏泥力道是个关键,几番捣鼓,终于把泥巴捏得可以拉坯了。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老板开始示范:先把一块泥巴固定在转盘中心,然后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在这同时耐心细致地塑造花瓶的形。男孩这次不敢掉以轻心,仔细观摩着老板的动作……
⑭制作要领了然于心之后,男孩自信地把双手固定在转盘边沿,双手放在泥巴表面,轻轻往上提,转盘转起来了,母亲紧张地看着,感觉花瓶的形已经出现了,可就在这时,那团泥巴很不配合地飞了出去,落到了盘子里,功亏一篑。男孩儿泄气地甩了甩手,老板哈哈笑着说:“这没啥小伙子,还没有哪个顾客是一次做成的呢!”男孩看到母亲沉静的笑容,又把双手放到转盘上。
⑮不知过了多久,当男孩把一个小巧的花瓶放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含着泪花喃喃地说:“谢谢儿子,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
⑯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明年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删改)(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联系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一句的丰富意蕴。组卷:0引用:1难度:0.5
第三部分(50分)
-
9.雨过天晴,阳光甚好,走出家门享受阳光,感觉唯有阳光不可辜负。其实,生活中不可辜负的人和事物很多,亲情、理想、青春……
请以“______不可辜负”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17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