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

发布:2024/11/14 15:0: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日常生活中烫发与发型的保持主要与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的断开与重建有关。图1是角蛋白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代表每条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号,图2是烫发过程中二硫键的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3.饴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刮味剂,《说文》谓:“饴,米蘖煎也。”意思是“饴”是用生芽的稻、谷熬成的糖浆。“酥”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下列关于“饴”和“酥”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关于细胞内ADP、ATP、NADH和NADPH等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5.如图①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②-⑤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7
  • 6.某同学为探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做了相关实验,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7.磷酸肌酸(C~P)是除ATP外的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当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ATP含量过少时,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磷酸肌酸中的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ADP,从而生成ATP和肌酸(C);当ATP含量较多时,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可将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肌酸,使肌酸转变成磷酸肌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8.人体肠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并分泌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与肠道内的消化酶类共同发挥作用;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可通过消耗动物肠道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有益厌氧菌的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4.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近年来常用单倍体育种技术使水稀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水稻(2n=24),基因组测序只需测12条染色体,原因是
     

    (2)研究者发现一种水稻突变体(M),用M的花粉给普通水稻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彩粒(胚是单倍体)。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电泳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如图。

    从图中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籽粒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
    ②水稻籽粒形状由A、a与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时籽粒为椭圆形,其余籽粒全为细长形。椭圆形与细长形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细长粒:椭圆粒=5:3,推测细长粒亲本的基因型是
     

    ③将水稻籽粒形状作为标记形状,用于筛选M与普通水稻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F1籽粒形状写出单倍体的表型及基因型
     

    (3)现有高产抗倒伏细长粒(G)、抗旱抗病椭圆粒(H)两纯合品系,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完成以下育种流程:
     

    ②根据籽粒形状挑出单倍体;
     

    ④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个体。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25.202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发现了与已灭绝古人类和人类进化相关的基因组。他们从大量木乃伊中获得少量木乃伊DNA,并在细菌中进行克隆,复制了2400年前的DNA。兴趣小组同学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模拟了其中部分研究过程,设计了如下实验(MspⅠ、BamⅢ、MboⅠ、SmaⅠ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将图2中质粒和木乃伊基因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木乃伊基因不能正确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措施是
     

    (2)据图3分析,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B还应分别含有
     
    。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
     
    菌落中的细菌。

    组卷:10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