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3.3 分子》2017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1小题,共162.0分)
-
1.用打气筒可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这是由于( )
组卷:49引用:7难度:0.9 -
2.“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因为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组卷:16引用:5难度:0.9 -
3.许多国家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防止青少年被动吸入二手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 )
组卷:6引用:4难度:0.9 -
4.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组卷:122引用:9难度:0.9 -
5.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9难度:0.7 -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984引用:31难度:0.7 -
7.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向一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整杯水都会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 天然气压缩贮存在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 D 水沸腾掀起壶盖 分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组卷:25引用:3难度:0.9 -
8.下列事实和相应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苯分子 分子虽小,但真实存在 B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柔软 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C 敞口放置的酒精溶液逐渐为稀 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去 D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组卷:23引用:3难度:0.9 -
9.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组卷:25引用:17难度:0.9 -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组卷:103引用:3难度:0.9 -
11.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组卷:88引用:10难度:0.9 -
1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9 -
13.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氧气(O2)和臭氧(O3)性质不同 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1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9 -
1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96引用:32难度:0.9 -
1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4引用:4难度:0.9 -
1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5难度:0.9 -
18.下表对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加热一定量的水至沸腾,水的体积变大了 加热条件下,分子体积变大了 C 在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 NaOH、KOH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NaOH、KOH溶液中都含有OH‑ 组卷:55引用:5难度:0.9 -
19.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
组卷:19引用:6难度:0.9 -
20.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6引用:4难度:0.7 -
21.今年入冬以来我县降雪明显偏多,虽然给我们上学带来不便,但也湿润并净化了空气,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雪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2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9 -
23.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9 -
2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9 -
2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组卷:262引用:17难度:0.7 -
26.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很多,但它们都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现象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信息 原因解释 A 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很小 B 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 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 D 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 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9 -
28.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组卷:257引用:62难度:0.9 -
2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离子等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物体热胀冷缩 分子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山村梅开处处香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C O2可供人呼吸,H2可以做燃料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用途不同 D 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H+ 组卷:28引用:7难度:0.7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88.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从微粒角度解释:
(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
(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1)实验现象是
(2)实验结论是组卷:561引用:12难度:0.1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
89.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水化学式是H2O,计算水中:
(1)水中H、O原子个数比
(2)一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组卷:2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