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云东校区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7 21:3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松弛感,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家庭事务、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有效调整和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状态。它不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松弛感”一词在网络走红,起因便是“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在家庭关系中,舒适松弛成了年轻群体羡慕与追求的理想。这是一种互相关爱、尊重与平和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注重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近代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封建大家庭”的攻击,为自我独立、存在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即使如今的家庭早已不是传统“大家庭”,但因之产生的伤害、冷漠依旧困扰着年轻人,他们仍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遇到新问题时,对原生家庭的讨伐或反思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应对存在于不同关系中的各种紧绷状态,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获得了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使自身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还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
          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经受着道德变革。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让我们感受到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在诸如“浪费时间”“浪费你自己的生命”等戒律背后隐藏的就是一种制式化的生命价值衡量系统,鲜活而自然的生命成为技术与标准的囚徒,因此“慢生活”和“松弛感”才会引人共鸣。
          区别于“躺平”“佛系”等流行词汇,松弛感带着某种妥协性,并不具有鲜明的抵抗特质和“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在自我与家庭、社会发生矛盾时,松弛感会要求我们保持一种中和的状态,维护个体最基本的尊严。即使这种保持尊严的方式某些时候具有掩耳盗铃的性质,也能够为茫然的年轻人提供些许心灵安慰。
          松弛感引发了网上关于“松弛”与“紧绷”的讨论。“松弛”与“紧绷”不是某种本质性的状态,而是可以流动变化的。当松弛感成为概念开始流行后,它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僵化的形式,所以我们应当警惕“用力过猛”的松弛感。
    (摘编自新京报书评周刊《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有删改)
    材料二:
          记者:您觉得“松弛感”值得追求吗?
          李松蔚:没有什么是值得追求的,追求本身就会把自己变得非常拧巴。现代社会善于制造概念,大家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便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暴政。人是没有办法要求自己变成任何状态的。我们的确可以训练自己对事情的反应适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把自己当成是有问题的。把它当成一个特点就好了。如果说要求自己做一点事情的话,就是当你看到别人松弛的时候,对自己温柔一点,告诉自己,你和对方的环境和背景是不同的,不要有那么多的自我攻击,这就是你成长中被赋予的一种底色而已。
          记者:怎么能保证不被这些负面情绪压垮?
          李松蔚:这些感受是不会真的把人压垮的。痛苦就会压垮自己吗?紧张就要在微博上检讨自己,甚至去讨伐自己的原生家庭吗?它只是我们存在过的一些印记加到现在的真实反应而已,没有那么痛,我们完全承受得起。人只会被附加在这些情绪之上的一些恐吓,一些虚幻的对于灾难、对于后果的想象压垮。就像焦虑,谁能不焦虑?但是现在告诉你,焦虑会让你不成功,会让你找不到工作,我们会被这些东西压垮,但是焦虑本身就是焦虑。简而言之,我认为,首先不要用不切实际的想象弱化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其次不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污名化。我们要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对自己好一点,允许任何情绪发生在自己身上。
    (摘编自看理想编辑部《“松弛感”,是不松弛也可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青年遇到人生问题时,往往归因于原生家庭,这种模式早已突破近代知识精英们遇到问题时的反思模式。
    B.“松弛感”与“佛系”的不同,在于面对矛盾时它带有某种妥协性,要求我们保持中和的状态,且能够疗愈自我。
    C.材料一与材料二均表明真正的“松弛”是接纳自我的生命状态,不被外在的现代时间标尺或他者标尺所束缚。
    D.“松弛感”只关乎个体,当追求松弛感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时,李松蔚认为这是对自我的暴政,不必追求。
    (2)下列关于“材料一中引用大卫•格雷伯的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随着时间观念的发展,衡量人们行为和存在意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B.从技术革命进而引发道德变革的角度揭示了人们追求“松弛感”的原因。
    C.对“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的观点进行具体阐释与进一步的生发。
    D.引用学者观点,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社会时间观念,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松弛感”的表现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空云卷云舒
    (4)根据材料二,梳理李松蔚回答“怎么能保证不被这些负面情绪压垮”的论说思路。
    (5)近日,随着气温渐低,三五好友“围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引得众人追捧。你觉得“围炉煮茶”能否带来真正的“松弛感”?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8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的天空(节选)
    徐贵祥
          东方闻音对宋上大说:“这次任务特殊,敌人数倍于我,只有硬顶。主力部队在此构筑工事,陈墨涵的部队不过这道防钱,就不能撤出战斗。”
          宋上大说:“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是班长。”
          东方闻音又说:“我带一个连,前出接应。”
          宋上大坚决不同意,说:“这不行。陈墨涵能不能回来,全看他的造化了。你不能去冒那个险。”
          东方闻音说:“这个时候我出现在他的队伍里,感召力强,意义重大。人是我们动员过来的,我们要负责到底。”宋上大见东方闻音态度不容置疑,也觉得只好这样了,便不再阻拦。
          陈墨涵此时真有四面楚歌的感觉,枪声炮声喊杀声,声声入耳。后有追兵,前途漫长,左有包抄,右有拦截。绝境哀兵纵横冲突,浴血奋战拼死陷阵。无奈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加上少量军官动摇,大有崩溃之势。
          陈墨涵的脑海里,在这一瞬间闪过了无数的念头,一个不容置喙的声音在命令着他,拼吧,天意如此,只有一死作答了,拼光了三团,自己也就清净了,自己的灵魂也就可以无愧于老长官们的亡灵了。
          正在绝望之际,迎头扑来一彪人马,为首的竟是个气喘吁吁一脸潮红的女子。
          三团的士兵嗷的一声叫喊,血就烫了,就连一度动摇的几个军官也热泪盈眶。当真是哀兵无敌,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待赵无妨率领的最后一个连队撤出之后,陈墨涵指挥他的临时机枪连和东方闻音带来的一个连,将张嘉毓一团先头部队放近了打,一阵密如瓢泼的弹雨倾注过去,对方黑压压的人群就像割韭菜一样,转眼之间就被削平了一片。余敌四处逃窜,各保其身,不敢再追。
          刘汉英坐镇在寿春指挥部里,痛心疾首,他没有想到他这个深谋远虑的国军黄埔出身的军官,竟然被一个半路出家的一介书生耍弄了,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动声色地不显山不露水地把动作做得密不透风,在要害时期,临阵倒戈,一举拉走了一个齐装满员的建制团,如此,杨庭辉部如虎添翼还在其次,对于军心撼动的损失难以估计。于是乎,一道道指令便从刘汉英的嘴里咬牙切齿地发出,雪片一般落到张嘉毓、马梓威、齐格飞的手上——不惜一切代价,摆脱梁必达,全力围歼叛逆陈墨涵。
          本来,东方闻音已经完成了对陈墨涵的接应任务,也接受了宋上大强硬的要求,随陈墨涵的三团继续向解放区腹地转移,但是,就在转移途中,又遇上张嘉毓部从右翼穿插上来的一个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仓促之中,一颗汤姆式卡宾枪子弹打中了东方闻音年仅二十五岁的心房。
          东方闻音在陈墨涵的怀里留下了最后一句话:“请告诉梁必达,我是爱他的,我爱梁必达,也……包括梁……大……牙。”
          梁必达伏在东方闻音的灵前,足足有两个小时没有起身。没有人能够看见这个山峦一样雄壮的汉子是怎样一副睚劈眦裂的表情,也没有人知道这个身经百战的男人在长时间无声无息的状态里,是否倾泻过滔滔泪雨。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人哭起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梁必达对张普景同样不理不睬,独自进入一个旁人无法窥探的境界,坐在旅部的作战室里,手里惦着一个国民党的军用水壶——那里面装的是凹凸山的稻谷酒,过上三五分钟,便喃喃自语一番:“刘汉英,你等着,有那一天,我活剥了你。”
          经过一个下午浑浑噩噩的情感波澜的反复洗刷,梁必达渐渐从巨大的悲愤中脱出身来。经同张普景等人商量,决定将东方闻音的遗体送到凹凸山区梅岭南麓,选择一片视野辽阔的向阳山坡下葬。
          陈墨涵提出来,由新解放过来的三团一百名军官作为护灵队伍,由他和几名团级军官亲自抬柩。
          这项提议被梁必达无声地拒绝了。
          梁必达命令朱预道从一团挑选四个战士,抬着从陈埠县一个士绅家临时征来的紫漆楠木棺材,由自己带着上了梅岭。选中位置,梁必达黑着脸,一言不发,径自拎了一把铁锹,旁若无人地挖坑。
          张普景见状,给朱预道和陈墨涵等人递了个眼色,大家也都上前帮忙。
          张普景动手挖土的时候,梁必达没有反应,朱预道走过去的时候,梁必达也没有吭气,但是等陈墨涵下锹的时候,梁必达却住手了,冷冷地面向黄土说:“都走开,我的人我自己埋。”
          直到这时,陈墨涵的心才紧紧地揪在了一起,一种莫名的疼痛像万根钢针扎在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才意识到,他的心里正在被一种新的东西冰冻。
          安葬完毕,朱预道让他的四个战士鸣枪致哀,又被梁必达制止了。梁必达红着眼睛,嘶哑着嗓门,平静地说:“走吧,你们先走一步,我留在这里,再跟她说一会儿话。”
          大家就知趣地离开了。自然不会走远,就在几十公尺以外的毛竹林子里无声地等待。等待一场痛哭,等待一场雷鸣电闪般的宣泄。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有梁必达伏在那座新坟的前面,几乎是毫无动静地沉默了两个多钟头。他说了些什么,她又说了些什么,只有梅岭和梅岭的夜风知道。
    (有删改)【注】①宋上大,和下文的朱预道均为我军江淮野战军团长。②陈墨涵,国民党军刘汉英师某团团长,经我江淮野战军二旅政委东方闻音地下工作的策动,率部战时起义。③梁必达,原名梁大牙,江淮野战军二旅旅长。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迎头扑来一彪人马,为首的竟是个气喘吁吁脸潮红的女子”这一句看似简单,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给处于绝境之中的起义部队巨大的精神鼓舞。
    B.“陈墨涵的心才紧紧地揪在了一起,一种莫名的疼痛像万根钢针扎在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生动地表现了陈墨涵对东方闻音牺牲的悲痛之情。
    C.“他说了些什么,她又说了些什么,只有梅岭和梅岭的夜风知道”以留白的方式,艺术地表达了两人深厚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D.本文和《百合花》都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情美,《百合花》主要通过战士之间、军民之间的情感来表现,本文主要通过革命战士之间的情感来表现。
    (2)下列关于文中几个人物的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关于梁必达的语言描写并不多,但从话语间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直率、有情有义、富有个人魅力的我军高级指挥官。
    B.东方闻音说“人是我们动员过来的,我们要负责到底。”并且不顾一切地援救陈墨涵,形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言出必行、重情重义的崇高品质。
    C.不动声色地临阵倒戈,“一举拉走了一个齐装满员的建制团”,不怕牺牲拼死抵抗,说明陈墨涵明时务,有策略,意志坚强。
    D.张普景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次要人物,在小说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深刻揭示小说主题。
    (3)同样表现战争的残酷,本文和《百合花》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历史的天空》“纵向而又曲折地演绎了梁必达从一介草莽到高级将领的性格史与心灵史”,选文中梁必达在东方闻音牺牲后的表现与一个普通人无异,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7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接近90%。北京积水潭医院张萍医生警告我们,对于老年高血压防治问题上要特别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应从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保暖等方面着手。……老年高血压具有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并发症多、易发生低血压等特点,在血压管理中应给予特别关注。为维持血压稳定,②              ,切不可随意停药、自行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并应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近期情况。在日常服药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做到每日监测血压。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血压波动大,应及时就医。……除此之外,③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发生低血压,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也可能表现为疲乏、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跌倒等,危及患者安全。此时,应考虑老人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106引用:4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钱学森》《袁隆平》等国产科学家主题电影在中国科技馆4D影院免费展映。《钱学森》中,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特遇和研究环境、突破重重封锁回国,是因为祖国在他的心中无可替代;克服千难万险也要让原子弹升空,是出于保卫祖国和平的强烈责任感。《袁隆平》中,袁隆平百折不挠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2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