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入门四问》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11/26 16:0:2

一、文言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行。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列传第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道德       修:修行。
    B.君子德,容貌若愚 盛:高尚。
    C.因于齐焉 家:安家,居住。
    D.世之学老子者则儒学 绌:排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问礼老子 假仕汉孝文帝
    B.居周久,见周之衰 吾闻,良贾深藏若虚
    C.不得其时则蓬累 其乘风云上天
    D.去子之骄气多欲 言道家之用,孔子同时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前往周地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孔子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是一条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
    D.《史记》上记载说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②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③“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组卷:0引用:2难度:0.4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 瑕:缺点
    B.恶名于千载 被:遭受
    C.韦昭正于吴朝 仗:依仗
    D.撰辽东之本 窃:私下里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组是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说明直书之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②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③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②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组卷:832引用:47难度:0.5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内,有囿方四十里,杀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乎?”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注:①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王之囿七十里 方:方圆。
    B.刍荛者往焉刍 荛:割草砍柴。
    C.问国之大禁 禁:重要的禁令。
    D.不亦 宜:适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传有之 ②燕王拜送
    B.①民同之 ②微斯人,吾谁
    C.①杀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②以无礼于晋
    D.①臣闻郊关内,与囿方四十里 ②微夫人力不及此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曰:“若是其大乎?”
    ②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组卷:1引用:2难度:0.7

二、句子默写

  •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孟子•孟子见梁惠王》)
    (3)人谁无过,
     
    ,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
    (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
     
    ,不作瓦砾长存。(《史通•直书》)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知者动,仁者静。(《论语》)
    (2)甘其食,美其服,
     
     
    。(《老子》)
    (3)故曰: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
     
     
    。(刘知几《直书》)
    (5)心不在焉,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学》)

    组卷:2引用:3难度:0.9

  •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9

七、材料作文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 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 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组卷:80引用:3难度:0.1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就是不断寻找和拥有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有时拼命寻找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3引用:3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