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12/10 10: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34年美国Thomas Davenport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不可充电干电池推动的三轮车和1881年法国Gustave Trouve制造的可充电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电动车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其作为驱动源的化学电源一直在不断发展,电池技术从最开始的铅酸电池,镣镉电池发展到镣氢电池,但由于电动车的商品化和实用化长期受制于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发展,传统电池如铅酸电池、镣镉电池、镣氢电池均不足以满足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循环寿命长且价格低的要求。动力电池在应用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于是电动车经历了辉煌和低谷,逐步淡出了市场。
直到20世纪末,动力类锂离子电池脱胎于数码类电池,开始了快速的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能量密度、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不断提高,逐步可以满足纯电动车市场的技术需求。对于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言,作为核心技术指标的质量能量密度已经能够做到250Wh/kg以上,且每年以至少8%的速度增长;配套的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达到300km以上,基本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诞生及其在数码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忧虑感增强,综合促进了电动车开始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方向发展,并受到市场关注和政策的不断支持。在纯电动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已经是目前动力电池技术的主流解决方案,并得到科学领域的广泛研究,产业链深入发展。同时,纯电动车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也是一种挑战。
(摘编自安富强等《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材料二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源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无论是在电子通信领域,还是在交通运输领域等,它都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产销国,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232.64万只,同比增长23.4%。
作为消耗品,锂离子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仅有3~5年,报废后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残余的电能,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废电池中含有毒金属组分(钴、锰等)和大量的有机物(黏结剂、电解液等),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利于缓解我国金属资源短缺,实现锂电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富含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如钴、锰、镣、锂等,镣和钴的总含量达到10%~20%、锂含量达到1%~4%,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金属含量远高于原生矿产资源,可视为储量丰富的“城市矿山”。以Li Nijs Cous Mny SO2型废旧锂离子电池为例,其中钴和镣的含量分别为8.45%和14.84%,而硫化矿中钴和镣的含量分别为0.05%~1.0%和1.5%~3%。另一方面,我国镣、钴资源匮乏,但镣、钴消费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我国镣和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80%和97%,处于较高水平。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锂矿资源储存丰富,但随着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需求量和价格不断攀升,锂、钴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下游锂电产业造成巨大压力。若能将废电池安全、无害化处理,实现有价金属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废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扩宽镣、钴、锂等紧缺资源的来源,推动锂离子电池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摘编自雷舒雅,徐龟,孙伟等《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
材料三
现阶段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研究方向与电极废料直接相关,LCO、LMO、LNO等一元锂电池正极废料的回收方法以火法为主,辅以湿法进行分离和提纯;NCM、NCA等三元锂电池和LFP电池正极废料则主要进行湿法相关工艺的研究。
火法冶金回收工艺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有价金属回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相较于湿法回收技术,火法技术能耗较高,但其操作流程短且设备占地面积小。有价金属的火法冶金回收工艺主要包括还原熔炼、还原焙烧、微波辅助还原和硫化焙烧等方法。
湿法冶金回收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正极废料的回收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可以选择性浸出提取特定有价金属,实现了多种化学性质相似的有价金属的分离。该工艺具有回收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主要包括无机酸浸出和有机酸浸出两种方法。
展望未来,虽然实验室规模的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研究发展迅速,但目前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成本、安全性、环境友好性、能耗、效率和产品价值等。
就目前而言,将火法与湿法冶金回收工艺相融合是未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将火法与湿法冶金工艺相融合,利用火法冶金工艺适应性强的特点,缩短、简并操作流程,选择合理的还原剂和还原温度;同时采用湿法冶金选择性好的优点,实现有价金属的分离和纯化。我们应当在有效降低还原温度的同时避免引入杂质离子、结合绿色化学原理设计环境友好回收过程并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摘编自胡国琛,胡年香,伍继君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结合电动车产业的兴衰,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兴起的背景及其对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B.材料二提出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带来的隐患,论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C.材料三详细介绍了两类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通过比较强调电池回收工艺的现有问题。
D.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材料一重在产品领域的应用,材料三重在回收工艺的研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前,铅酸电池等传统电池均不足以满足能量、功率、使用寿命等关键因素的要求,制约了电动车的商品化、实用化发展。
B.市场的关注、政策的支持、广泛地研究促动锂离子电池成为目前纯电动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的首选,还将进一步助力相关产业链的深入发展。
C.我国镣、钻资源匮乏,消费需求旺盛,对外依存度高,因而利用好“城市矿山”能促进有价金属循环利用,解决价格上涨、供求矛盾等问题。
D.现阶段,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有火法冶金回收工艺和湿法冶金回收工艺。其中,湿法冶金工艺具有能耗低等优势,更利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
(3)由材料推知,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这一指标,毋庸置疑是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B.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从数码产品领域拓展到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领域,未来在其他领域也将会受到更多关注与青睐。
C.在技术和市场双重作用驱动下,行业向更规范、更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是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必然趋势。
D.如受到场地小、周期短、废旧锂离子电池品种多等条件的制约,在回收时,采取湿法冶金回收工艺是最佳选择。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意义。
(5)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给予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13引用:3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家
曹禺[是午后二时的光景,宾客们正在用喜酒,新娘的花轿就快要抬进来了。]
觉新:(沉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沉闷而忧郁的声音,低低说出来)啊,如果一万年像一天,一万天像一秒,那么活着再怎么苦,也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工夫。做人再苦,也容易忍受啊!(略顿)因为这一秒钟生,下一秒钟就死,睁眼是生,闭眼就是死。那么“生”跟“死”不都是一样的糊涂?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上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蝶嗦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你想得这么便宜。十年的光阴。能自由的人也许觉得短促,锁在监牢里面的,一秒钟就是十几年见不着阳光的冬天哪!(深深地)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哦,天哪!
[觉慧抱着一大束梅枝,由正中门生气勃勃地走过来。]
觉慧:大哥,鸣凤呢?
觉新:出去了。(长嘘一声)
觉慧:(笑着)大哥,我就怕看你做成这么一副受苦受难的耶稣相。
觉新:(苦笑)是做么?
觉慧:(鼓动地)那么,你为什么不闯一下呢?
觉新:(沮丧地)有什么个值得?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
觉慧:(不觉放下梅花,同情而兴奋地)就这么悲观?大哥你就这么看得透?生下就为着死?(突然愤慨地)我们活都没活够,祸都没闯够,我们……
[远处忽然鞭炮大发,一阵非常热闹的唢呐声,夹杂远远人们的喧嚣。]
觉新:(不觉立起)这是什么声音啊?
觉慧:(讽刺地)这就是活着的声音,大哥的新娘子大概是到了。
女仆们:轿到了!……新娘子来了!……快去看!走啊!到了!到了!
黄妈:(一路嚷嚷着)好了,好了,新娘子到了,花轿到了。(对觉新笑嘻嘻地)大少爷,这可该吃你喜酒了。快出去,快戴上花,接新人吧。(走近要为觉新戴上)
觉新:(不觉闪避着)黄妈,我,我有点闷气。你,你先出去给我倒杯茶来。
黄妈:(连忙)也好。(立刻由偏门下)
觉慧:(方才已跑到正门外望,现在忽然跑回来。急促而痛切地)大哥,大哥,你再想想吧!这是你一生的事情啊!(急切)你,你就闯一下吧!我劝过你四次了,我给你预备过!(匆促地望了一下)你,你现在决定走。还来得及……
[由正中门跑进觉民和琴小姐。两个人也都是气愤愤的。]
觉民:(欣喜地)大哥,你在这儿!我们到处找你,你好一点了么?
琴小姐:(踌躇地)大哥,新娘子已经在大门口啦,你,你还不去?
觉慧:(认真地)琴表姐,你忘了跟我们一块儿在这屋里读书的人啦?
琴小姐:(诚挚地)我,我怎么会忘记梅姐姐?(深切的同情,望着新)不过事情已经延迟到现在,我,我简直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觉慧:(固执地)有,有办法,有!只要有决心!(忽然)大哥,你不能再犹疑了,(恳切地)这不是人家的事啊!
觉新:(仿佛自语,长嘘一声)怎么样呢?
觉慧:(冲动地)走,走,现在还不太晚,还来得及。你可以先到我的同学家里……
觉民:(忍不住叫出)这是不可能的。觉慧,你这是……
觉慧:什么叫不可能?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
沈氏:(由正门探出身来)新郎官预备好了么?
琴小姐:(连忙)好了,就好了。
王氏:(也探出身)快出来吧,外面人等着呢!
觉民:是啊,就出来。
[沈、王二氏立刻匆匆又走开。]
觉慧:怎么样,大哥?
觉新:(立起)不,没有这种办法。
觉民:觉慧,你那是纯粹小孩子的话,这件事只有慢慢……
觉慧:(性急)慢慢,慢慢,现在事情都遇到头上,你还叫大哥……
[克明仓促由正中门上,后随袁成与苏福,衣服穿得十分整齐,袁成手中捧着一顶两边各插一条金花的博士帽。]
高克明:明轩,你怎么还不出来?
觉新:就来。
[外面老太爷的声音:“克明啊!”]
高克明:是,爹!
觉民:(不得已)大哥,你去吧!
觉慧:大哥,你不去!(更激烈地)大哥,你要大胆,大胆,大胆,永远的大胆!
觉新:(苦笑)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
(选自曹禺话剧《家》,有删改) 文本二:
家
巴金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我在外面做官好几年,积蓄虽不多,可是个人衣食是不用愁的。我现在身体不大好,想在家休养,要你来帮我料理家事,所以你更少不掉一个内助。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
这些话来得太突然了。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虽然父亲的眼光依旧是很温和的。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关于李家的亲事,他事前也曾隐约地听见人说过,但是人家不让他知道,他也不好意思打听。给他做媒的人常常往来高公馆。后来经他的父亲同继母商量、选择的结果,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因为在这两个姑娘之间,父亲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个更适宜做他儿子的配偶,而且两家请来做媒的人的情面又是同样地大。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李家的亲事就这样的决定了。拈阄的结果他一直到这天晚上才知道。
是的,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
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
(选自巴金小说《家》,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多次写到“梅花”,这一道具既暗示觉新正在思念的是钱家表妹,也象征了二人感情的纯洁美好。
B.“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表明觉新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失望与无奈,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
C.文本二中父亲用“拈阄”的办法来决定儿子婚配对象这一情节,体现了旧社会封建家族制度下家长的独断与荒谬。
D.觉新的悲剧是他懦弱隐忍的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同时也由他特殊的出生环境造成的命运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人物对话多处使用了省略号,都表现人物说话时欲言又止的情态,体现了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更能吸引观众兴趣。
B.文本一中觉慧反复劝说大哥“出逃”,先是直接反问,晓之以理;接着回忆往昔,动之以情;最后给出策略,鼓励出走。
C.觉新在婚姻大事上的态度,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某些旧家庭出生的青年身上的奴性特点,揭示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的残害。
D.“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看似矛盾,实则表现了“定亲”这一消息给觉新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3)根据文本一的内容,概括觉新、觉慧的形象特点。
(4)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义 田 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缫;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赢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勾。
岁A入B给C稻D八E百F斛G以H其I所J入K给L其M所N聚O沛P然Q有R余S而T无U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稔,文中“稔”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犹望一稔”含义相同。
B.五十千,即五十贯。古代将钱穿成一串,每千个为“一贯”。
C.逮,文中“逮”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含义相同。
D.万钟禄,形容俸禄极多。钟,古代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点明范仲淹好施予、赡族人之善性,交代“义田”设置的经过及其良好的管理制度。
B.次段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参政而“位充禄厚”,才实现义田壮举,体现范公的仁义无私。
C.面对质疑,晏子以其分等级的施行仁爱、周济世人的行为予以反驳,桓子自饮酒表示心服。
D.文末赞颂范仲淹“功名满天下”,而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更突出了这件事的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②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5)文章多处运用对照比较来赞扬范仲淹设置“义田”救济亲族与贤人的高尚行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16引用:1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3分)
-
8.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内容,以下对两张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理性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有人说热情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理性与热情,孰轻孰重?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11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