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2021年单元测试卷(13)
发布:2025/1/2 19:30:3
一、判断题
-
1.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组卷:8引用:5难度:0.6 -
2.我们看到卷子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卷子上。
组卷:11引用:14难度:0.8 -
3.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但不能穿过一本比较厚的书。
组卷:14引用:7难度:0.7 -
4.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组卷:55引用:11难度:0.7 -
5.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一定会改变传播方向。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组卷:55引用:12难度:0.8 -
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组卷:12引用:24难度:0.7 -
8.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组卷:34引用:18难度:0.4 -
9.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组卷:5引用:5难度:0.7 -
10.白色象征着纯洁,所以白光是成分单一的色光。
组卷:18引用:6难度:0.5
二、选择题
-
1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组卷:56引用:19难度:0.7 -
12.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 )这个苹果。
组卷:71引用:9难度:0.7
五、探究题
-
36.“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雪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主要利用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组卷:40引用:7难度:0.5 -
37.小刚和同学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然后他们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并拉上窗帘,开始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1)实验中,他们用的卡纸是
A.透明材料
B.半透明材料
C.不透明材料
(2)他们进行实验前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并拉上窗帘的目的是为了
(3)如图甲,小刚用手电筒照射纸屏,调整手电筒距纸屏的距离后,能看清楚一道光斑,这个过程中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4)如图乙,小刚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的传播路线。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5)如图丙,小刚想不移动各物体的位置,使光斑照射到小球上。他需要借助组卷:21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