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 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474引用:46难度:0.5
  •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组卷:346引用:18难度:0.6
  • 3.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291引用:17难度:0.5
  •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87引用:14难度:0.8
  • 5.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组卷:1039引用:25难度:0.9
  • 6.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524引用:28难度:0.9
  • 7.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23引用:15难度:0.9
  • 8.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3引用:22难度:0.7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 24.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装置。

    【实验原理】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氨分子从浓氨水中
     
    到空气中,又进入酚酞溶液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质疑与反思】
    (1)B烧杯中溶液没有变红,是否说明只是氨分子运动,酚酞分子不运动呢
     

    (2)在上述实验中,同学们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这是氨气的气味。氨气是空气污染物,为了防止氨气的逸散,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种装置的优点是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2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
    (1)实验Ⅰ中,观察到烧杯
     
    (填“甲”或“乙”)内液体变红色,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为何实验Ⅰ中另一烧杯内液体不变红色,某同学提出可能与分子运动速率有关。
    探究一: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Ⅱ中,观察品红扩散速度可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填“快”或“慢”)。
    探究二: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猜想假设】猜想1: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快;猜想2: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慢。
    【查阅资料】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②氯化氢(HCl)分子质量大于氨气(NH3)分子质量。
    步骤 现象 结论
    组装实验Ⅲ装置,在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置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观察现象。 玻璃管
     
    (填“A”、“B”或“C”)处先看到白烟
    猜想1正确
    【设计实验】
    【反思交流】①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实验Ⅰ中,另一烧杯内液体不变红色,是因为
     
    (填“酚酞”或“氨气”)的分子质量很大。
    ③从研究分子性质角度,实验Ⅲ较实验Ⅰ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可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可证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节约药品,操作简单
    D.可证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组卷:45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