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
1.下列物质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3难度:0.9 -
4.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下列有关臭氧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9 -
5.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4引用:2难度:0.5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85引用:60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18.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金属可用来制电线、炊具,表明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如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 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铅 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 强度和硬度好 铝、铜、镁等 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铬、镍等 纯铁抗腐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①强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点更高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3)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写出两个生成金属的化学方程式:①
(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①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I.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其中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组卷:145引用:1难度:0.6 -
19.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探究。
实验一提供的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按如图1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1)试剂Ⅱ是
(2)当观察到
查阅资料:
①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表;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根据资料显示,上述实验既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更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继续进行实验进行探究。
(3)兴趣小组经过研究,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实验二数字化实验精准验证
兴趣小组提出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继续研究中和反应。他们用图2装置,使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得到图3。
(4)小组同学采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继续进行实验。当观测到溶液
(5)结合图3的pH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图3曲线说明在蒸馏水中加入微量的酸或碱,溶液的pH会发生较大变化
C.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d点对应的溶液蒸发后可以得到一种纯净物
(6)两次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测得溶液的pH<7,且含有毒的钡离子。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物质,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写出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组卷:11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