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4 8:0:9

一、理解阅读(26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赞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精读文章时,小语、小文展开了讨论。
    (1)选文中说“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可接下来的内容重点写他写文的“主张”,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简要说说理由。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选段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3)作者说“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下面这段话有些地方累赘别扭,请选择序号修改,使之简洁合理。(任选3处修改)
          ①今天去超市买钢笔,②当我向那位漂亮的卖钢笔的营业员说明来意后,③她马上拿出好几种钢笔让我挑选,④我左挑右挑也没挑到一支令我满意的,⑤超市的环境布置得真漂亮,⑥超市的那位营业员始终热情服务,⑦她的服务态度真好。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回答问题。
    古柏树下
          ①和其他公园相比,早春时节的天坛,除了零星的迎春花开之外,没有其他的花开。
          ②灰蒙蒙的天坛,这时候靠古树提气。这确实是其他任何一座公园都无法匹敌的。这样的古树,天坛如今一共有3562株。如果不是天坛建坛600年漫长时光中人为的战火与天然灾害的纷乱侵蚀,古树的数目,应该更多。
          ③天坛里最为人瞩目的古树,当属长廊北侧的柏袍槐,和回音壁外的九龙柏了。那里的古树,因为太有名,都被铁栏杆围着,人们无法与之亲密接触。对于我,最喜欢的是西柴禾栏门外的三棵古柏。这么多年,几乎每一次到天坛,都会到这三棵古柏前看看,好像它们是我的风雨故人;有时会画它们,总也画不厌,也画不像。
          ④在天坛,柴禾栏门有两座,分列祈年殿围墙根儿的东西两侧,当初,是为给神厨宰杀烹饪牛羊等祭品提供烧柴用的。这两座门,如今都是天坛的办公之地,西柴禾栏门里放着清洁卫生的三轮车,不对外开放,因此,这里的游人几近于无。门前,三棵古柏,由东到西排列,冬夏春秋,枝叶茂密,郁郁苍苍,如三个威武的壮士,屹立在那里。脚下是草坪如茵,背后是红墙似血,有一股难言而雄浑的沧桑感。特别是春天,草的嫩绿,树的苍绿,墙的火红,瓦的黛绿,色彩对比得强烈而鲜明,我一直以为,最能代表天坛的色调。这三棵粗壮的古柏,树龄都很老了,一棵560年以上,两棵620年以上。在整个天坛,找到这样年头悠久三位并排站在一起的古树,很难了。
          ⑤三八妇女节的中午,我从南过花甲门,沿着一溜儿红墙贴身前行,走到墙尽头的拐角处,就可以看见这三棵古树了。忽然,一眼看见,最里面的那棵古柏前,站着一位姑娘。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站了很久,始终抬头望着树冠。我站在那里,也一动不动,我不想打扰她。很少见到有游人到这里来,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样静静地站那里,抬头看树。
          ⑥我看见姑娘动了,围着这株古柏缓缓地转了一圈,她的手臂不时抚摸着皴裂的苍老树干。那样子,像孩子环绕着老人的膝下,老树因此而变得慈祥,对她诉说着悠悠往事。有风轻轻吹来,枝叶跃跃拂动。中午的阳光,透过枝叶,温煦地洒在她的脸上、身上。因为她在走动,阳光不时跳跃,一会儿顺光,一会儿逆光的脸上和身上,像蝴蝶翻飞。
          ⑦我忽然有些感动,为这个姑娘,也为这古树。
          ⑧姑娘对古树如此敬畏。古树值得姑娘如此敬畏。
          ⑨只是,如今,我们不少人似乎没有或者说缺少这样对树敬畏的感觉。我们一般愿意膜拜神像,却不知树尤其古树,其实也是神,是自然之神。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有五六百年树龄的古树面前,人也是渺小的。
          ⑩想起古罗马的诗人奥维德,在他的伟大诗篇《变形记》中所写的菲德勒和包喀斯那一对老夫妇,希望自己死后不要变成别的什么,只变成守护神殿的两棵树,一棵橡树,一棵椴树。
          ⑪在那遥远的时代里,树是那样地让人敬畏。在如今树为观赏品,而不再是一种自然之神。我们再也不会将树称之为神木。
          ⑫我看见姑娘在这林古柏前绕了一圈,又走到第二棵,一直在这三棵古柏前全部默默地绕了一圈。
          ⑬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和她打了个招呼,她站住了,客气地向我问好。我和她简单聊了两句,知道她是趁着过节日从上海来北京玩的。我刚想问她为什么对这三棵古树如此感兴趣。她却抢先问我:您知道天坛里还有比这三棵古树更老的树吗?我告诉她前面不远有一个快要倒下却依然活着的古柏,很值得一看。她迫不及待和我告别了。
          ⑭姑娘不到三十,姣好的面容,马尾辫,一身运动装,白色的运动裤,红色的运动绒上衣,外加一件米黄色的马甲,头戴着白色的棒球帽,身背着棕色的双肩包。她和苍绿如同深深湖水的那三棵古柏,和那红墙,和那绿草坪,颜色纷繁,像是盛开的一朵奇异的七色花。
          ⑮这些天,上海疫情严重,忽然,想起了这位姑娘。
    (1)第③段才出现本文的主角“三棵古柏树”,前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2)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门前、三棵古柏,由东到西排列,冬夏春秋,枝叶茂密,郁郁苍苍,如三个威武的壮士,屹立在那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姑娘不到三十,姣好的面容、马尾辫,一身运动装,白色的运动裤,红色的运动绒上衣,外加一件米黄色的马甲、头戴着白色的棒球帽、身背着棕色的双肩包。(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有人认为把标题改为《天坛的古柏树》更好,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4)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请你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组卷:4引用:1难度:0.3
  • 3.阅读下面甲乙两个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我一手抓住我忠实的康塞尔的胳膊。“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康塞尔答,“我未伺候先生。”“就是刚才的一撞把你跟我同时抛入海中来的吗?”“不是。为了服侍先生,我就跟着先生下来了!”这个好人觉得这样做是很自然的!
          “战舰呢?”我问。“战舰哪!”康塞尔转过身来回答,“我认为先生不要再指望它了……”
          “那么,我们完了!”“也许完了,”康塞尔安静地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支持几个钟头,在几个钟头内,我们可以做不少的事!”康塞尔这样坚定和冷静,鼓舞了我的力量。我用力地游着,但我的衣服像铅皮一样紧紧裹着我,很妨碍我的动作,我觉得很难支持下去。
          【乙】“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甲】文的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甲】文中,“刚才的撞”指“我”乘坐的“鹦鹉螺号”潜水艇撞击侵略者的船舰,“我”和康塞尔遇到尼德•兰,后来三人被潜水艇上的船员粗暴地架进这只潜水船中,脱离了险境。
    C.【乙】文中的“你”原以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一生最大的梦想——娶小福子为妻,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燃败告终。
    D.【乙】文中“好心好意”“不信,你看看”“你喝”等话语,体现了“她”体贴、善良的性格;“你个傻骆驼”“要不我揪耳朵灌你”,正话反说,体现了她对祥子深切的爱。
    (2)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假如下列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人物看到了通知,你认为他们是否会报名参加?请发表你的观点,并结合作品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A.虎妞(《骆驼祥子》)
    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32分)

  • 4.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岑参《逢入京使》中表达振作精神,安慰家人,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5)杜甫《望岳》中抒发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千古名句是:
     
     

    (6)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而周敦颐独爱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贾生》中诗人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不重用的两句是:
     
     

    (8)暮春时节,百花将谢,却见有柳絮飞舞,恰似韩愈在《晚春》中描绘的两句诗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表达(50分,任选一题)

  • 11.作文。
          请以《带着               上路》为题。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12.作文。
          请以《下辈子我做               》为题。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组卷: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