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  )

    组卷:325引用:29难度:0.7
  • 2.貂熊成体重十多千克,耳小、尾短、毛长、四肢短,足掌像熊掌、学面较大。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动物,在积雪条件下还能捕食大型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8
  • 3.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4难度:0.7
  • 4.终止密码子为UGA、UAA和UAG。表中①为大肠杆菌的一段mRNA序列,②~④为该mRNA序列发生碱基缺失的不同情况(“-”表示一个碱基缺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起始密码子
    AUG ACA GAC UGC CGA AUA UAG
    AUG AC- GAC UGC CGA AUA UAG
    AUG AC- G-C UGC CGA AUA UAG
    AUG GAC UGC CGA AUA UAG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17引用:31难度:0.7
  • 6.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6
  • 7.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并形成侧枝。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8.为探究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关系,某研究人员将含大量枯草杆菌的培养液随机均分成三组,甲组加入一定量的大草履虫,乙组加入等量的双小核草履虫,丙组加入等量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组草履虫的数量均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丙组大草履虫的数量不断减少,最后消失,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三、简答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5分。

  • 24.采矿污染和不当使用化肥导致重金属镉(Cd)在土壤中过量积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将土壤中的Cd富集到植物体内,进行后续处理(例如,收集植物组织器官异地妥善储存),可降低土壤中Cd的含量。为提高植物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研究者将酵母液泡Cd转运蛋白(YCF1)基因导入受试植物,并检测了相关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YCF1基因,将酵母细胞的全部DNA提取、切割后与载体连接,该过程所需要的两种酶是
     

    (2)将DNA序列插入Ti质粒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的作用是
     

    (3)进行前期研究时,将含有YCF1基因的重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试双子叶植物印度芥菜,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研究者进一步获得了转YCF1基因的不育杨树株系,采用不育株系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
     

    (4)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杨树苗移栽到Cd污染的土壤中,半年后测定植株干重(图1)及不同器官中Cd含量(图2)。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比,转基因植株对Cd具有更强的
     
    (填“耐性”或“富集能力”);据图2可知,对转基因植株的
     
    进行后续处理对于缓解土壤Cd污染最为方便有效。
    (5)已知YCF1特异定位于转基因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据此分析,转基因杨树比野生型能更好地适应高Cd环境的原因是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25.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
     
    导致。
    (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黄体:1黑体 3黄体:1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黑体 3灰体:1黑体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黄体 3灰体:1黄体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
     
    (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Ⅴ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
     
    种,其中所占比例为
    2
    9
    的表现型有哪几种?
     

    (5)用遗传图解表示黑体锯翅雌虫与杂交Ⅲ的F1中灰体圆翅雄虫的杂交过程。

    组卷:26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