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三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1 11:0:1
一、(10分)
-
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00后的“大众文化”———国风ㅤㅤ①穿着马面裙去参加毕业典礼,带上唢呐去蹦迪,00后对国风的界定,就是没有界限。国风这股风已经不是一阵吹过无痕的短暂流行风潮,而成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众审美。国风是什么?看到过一个回答:国风就是让人一看见就想起中国。
ㅤㅤ②近年来国风兴起,发展至今呈现出一些特征:其一,从受众范围来看,出现了全民追“风”。我们之前说国风国潮,是属于年轻人的小众文化、亚文化,但目前国风已经成功“出圈”,在全民的各个年龄层都得到认同,并且融入日常生活;其二,从表现对象来看,国风的内容得到很大拓展。之前集中在对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比如汉字、服饰、剪纸等,而现在国风的表现对象非常多元,不仅是文化符号,还包括生活样态,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比如,既有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又有王七叶式的搞怪反差,引发国际模仿秀。很多00后认为,国风不是只有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生活;其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得更加紧密。我们能明显地感知到,国风产品已经从原来的手办摆件为主,到现在融入日常生活,有各种联名款、各种国货,而且价格亲民,普通人愿意消费、也消费得起;其四,国风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最初国风相关内容主要通过音乐、动漫、游戏等传播,现在则是从线上到线下无处不在。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去消费别人的演绎,而是主动参与和融入。尤其是00后,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早已习惯使用各类自媒体去传播国风。
ㅤㅤ③对00后来说,国风为什么会成为他们的“大众文化”?00后成长的时代,正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可以说与生俱来。也许80后90后也有这样的爱好,但缺乏社群的支持。而现在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各类兴趣圈层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一起,激起的涟漪扩展到了整个水面。
ㅤㅤ④00后受到文化怀旧心理的影响,对“过去的美好”总有一种探寻的情感,尤其是尚未全面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这种文化心态会更加强烈。年轻人也最喜欢追求个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好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他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各种个性化表达,尤其是结合全球时尚进行创造传播,更增强了其主体认同感与自我价值感。
ㅤㅤ⑤对00后来说,国风不仅是一个文化层面的现象,还与爱国等情感相关。比如之前某外国品牌的一款裙子涉嫌抄袭马面裙,就在网上引发争议。当一股小众的风潮逐渐沉淀为一种大众的文化,国风在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创意表达方式,并和国际接轨,“新中式美学”就诞生了,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ㅤㅤ⑥对国风文化而言,00后也带来了助推作用。00后的传播能量毋庸置疑,他们比之前任何一个世代都更加娴熟和深入地使用各种传播工具,类似华服节、国风大会、古风演唱会,甚至还包括在外网宣传,00后都玩得风生水起。而且00后对于内容的创意也激活了整个生态。虽然00后现在的消费层级不高,但是他们强烈的消费意愿显而易见。比如,你现在去哪儿都能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包括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把国风带到他们能去到的世界各地。
ㅤㅤ⑦00后是最年轻、最具创作力的世代,他们可以也应该去吸收全人类的创新成果,来创造世界级的国风艺术,在世界范围做国风传播。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包容,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这些文化内容在互联网上良莠不齐,他们迫切需要权威的知识普及,来做更加符合文化原貌的传播。00后有这样的文化需求,也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辩证性的思考,避免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不要一味追求过往,而是要站在当下,去创造更符合当下社会形态的国风文化。国风这股“风”,不仅可以席卷中国,还可以“好风凭借力”,助力我们在世界树立新的文化形象。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下列关于“国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国风是最具备民族特色的风潮,目前已经在全民范围内得到认同和追捧。
B.国风表现多元,不仅是文化符号也包括生活样态,不仅有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生活。
C.国风进入了日常生活,很多人都主动去参与和融入,是因为国风产品价格低廉,大家都消费得起。
D.国风传播渠道多元,类似有华服节、国风大会、古风演唱会,甚至还包括在外网宣传。
(2)有关国风成为00后的“大众文化”的原因的分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00后成长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对中华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和价值感。
B.00后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使同一个圈层的同好因为相同的目标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小众的国风风潮逐渐积淀为大众文化。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00后追求个性提供了素材库,可以增强其主体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D.探寻过去美好的怀旧心理、超越文化层面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是00后把国风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自信的底气。
(3)阅读最后一段,作者认为对00后追求国风应持怎样的态度?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二、(20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做人究竟累在哪儿?
铁凝ㅤㅤ①有人说,最累的莫过于做人。
ㅤㅤ②又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想想我们由小到大,谁不是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评判中一岁岁地长起来?
ㅤㅤ③少年时你若经常沉默不语,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怕是有些呆傻;你若活泼好动,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长大还得了么?
ㅤㅤ④你若表示礼貌逢人便打招呼,说不定有人说你会来事儿;你若见人躲着走说不定就有人断言你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ㅤㅤ⑤你长大了,长到了自立谋生的年龄,你谋得一份工作一心想努力干下去,你抢着为办公室打开水就可能有人说你是为了提升;你为工作给领导出谋献策,就可能有人说你就会显摆自己能。
ㅤㅤ⑥遇见两位熟人闹别扭你去劝阻,可能有人说你和稀泥,若你直言哪位同事工作中的差错,还得有人说你冒充明白人。
ㅤㅤ⑦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一瞬。你盼望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健康、文明的气息应该在文明的时代充溢,豁达、明快的心地应该属于每一个崇尚现代文明的人。
ㅤㅤ⑧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便没有舌头给你下定语,这时有舌头会说你“会做人”。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义也无贬义,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
ㅤㅤ⑨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ㅤㅤ⑩细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若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
ㅤㅤ⑪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记得有位著名美国作家在给他亲友的信中写道:“我的确如你所言成了一个名作家,但我还没有成长为一个人。”
ㅤㅤ⑫此话曾给我极大震动,使我相信学会做一个人本是人生一件庄严的事情。这里所讲的做人并非指曲意逢迎他人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容潇洒。
ㅤㅤ⑬真正的做人其实是灵魂和筋肉直面世界的一种冶炼,是它们历经了无数喜乐哀伤、疲累苦痛之后收获的一种无畏无惧自信自尊、踏实明净的人生态度。那时你不会因自己的些许进步兴奋得难以自制,也不会因他人的某项成功痛苦得彻夜难眠。
ㅤㅤ⑭真正的做人当然还包括在正直前提下人际关系的良好与融洽,卡耐基就说过他事业的成功百分之七十是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你真正获得了如此做人境界,“累”又从何而来呢?若说学会做人太累,那么生为人身偏有意不去做人不是更累吗?若说做人累就累在舌头上,我倒同意伊索对舌头的评价,他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也是舌头。这位智者还无奈地说就是上帝也无法拴住人的舌头。舌头的功能已有定论,似舌头们的议论这等区区小累又何足挂齿呢。
ㅤㅤ⑮所以我要说,不管这世上存在着多少拴不住的舌头,不管做人有着怎样的困苦艰辛,学会做人将永远是我一个美丽的愿望。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人,最好的东西也是人啊!我太愿意做人了,从未设想过去做人以外的其他什么。当我们把思绪和注意力从市面流行的以“会做人”与“不会做人”来区分人之优劣、从舌头说的是好还是坏为标准的不休争论中超脱出来,人类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的舌头和我们的心一定会因充盈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而生机盎然。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第①〜⑧段,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作者为什么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
(2)读第⑧~⑪段,在世人眼中“会做人”和“不会做人”分别有怎样的内涵?
(3)第⑪段中,“我的确如你所言成了一个名作家,但我还没有成长为一个人”这句话为什么给了作者极大的震动?
(4)结合⑬~⑮段,说说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请简要概括。组卷:32引用:1难度:0.1
六、(1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ㅤㅤ①文艺创作要实现精神引领,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深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创造,激活人们心中真、善、美的情怀与追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动画参与审美范式与价值观念的建构,创作者需明确动画创作在价值引领层面的职责与使命,切忌流于表面,以文化符号的堆砌,打造“华而不实”的景观,而应当由表及里,挖掘“图景”中的“意蕴”,寻找与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契合之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向价值,以彰显时代表达与民族气韵的精品力作,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ㅤㅤ②中国动画探寻民族性的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九色鹿》《神笔马良》等,都是用鲜明的时代表达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美学精神。《三个和尚》就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A】人物肢体语言有着民间皮影戏的典型动作【B】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假定性表演【C】融入舞蹈【D】民乐等艺术形式。《三个和尚》改编自妇孺皆知的中国民间谚语,视觉风格上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成分,其向观众传达的团结合作、知错能改等人生道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以二维手绘、剪纸、定格、CG等多元动画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虚构的中式志怪时空中获得许多信息。动画艺术短片《新三岔口》改编自传统京剧《三岔口》,结合戏曲写意性,使用偶动画逐格拍摄的手法,彰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ㅤㅤ③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原画设计等制作流程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工匠精神,是中国动画代代相承的优秀传统,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内在支撑。
ㅤㅤ④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以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给养,以当代中国人火热生活的图景为蓝本,不断_____创作题材,不断_____原创力、_____品牌效应,中国动画传承的千载艺韵定会_____时代光彩。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遵循
B.堆砌(qiè)
C.挖掘
D.契合(qì)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开创 扩展 扩大 绽放 B.拓展 提升 提高 展现 C.开创 扩展 提高 展现 D.拓展 提升 扩大 绽放
ㅤㅤ《三个和尚》就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A】人物肢体语言有着民间皮影戏的典型动作【B】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假定性表演【C】融入舞蹈【D】民乐等艺术形式。
A.,
B.,
C.。
D.、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ㅤㅤ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A.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尤其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
B.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尤其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C.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D.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
(5)将“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②段结尾
B.第③段开头
C.第③段结尾
D.第④段开头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七、(5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ㅤㅤ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ㅤㅤ“这个我不懂哎,还是算了吧……”“我感觉自己不是××的料,就不瞎掺和了……”
ㅤㅤ工作中也会经常听到有人说:
ㅤㅤ“这件事我怎么可能做好?以前从来没有负责过这类工作……”“这件事好难啊,老板怕不是在为难我……”“三天就要搞定,时间好紧啊,我肯定无法按时完成……”
ㅤㅤ以上这些言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表达各有不同,但是都指向了4个字:自我设限。真正让大多数人在成功路上止步的,让他错过更好的自己的,不是能力,也不是环境,而是自我设限。当我们试着去打破自我设限的时候,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ㅤㅤ打破自我设限,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组卷:1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