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2020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组卷:31引用:5难度:0.9 -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0引用:8难度:0.7 -
3.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组卷:1569引用:40难度:0.8 -
4.关于汽车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6引用:51难度:0.7 -
5.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节气候,是因为水的( )
组卷:330引用:11难度:0.7 -
6.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9引用:34难度:0.7 -
7.如图是内燃机某冲程的工作示意图,下面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
组卷:1961引用:51难度:0.5 -
8.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582引用:27难度:0.7
五、阅读题。
-
2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风速/(km•h-1)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5 3 1 -1 -3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答:。
(5)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组卷:611引用:6难度:0.1 -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机C919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
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72.5t,客舱内气压8.0×104Pa,巡航速度920km/h,发动机巡航推力3.6×104N。最大起飞质量 72.5t 客舱内气压 8.0×104Pa 巡航速度 920km/h 发动机巡航推力 3.6×104N
(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3)在万米高空,机体1m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体的压力差约为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选填“加热”或“制冷”)。
(4)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N;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的过程中,耗油1800kg,发动机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燃油热值q取4.6×107J/kg)组卷:280引用:5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