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北校区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4 5:30:2

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还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它们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以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桐雨》取自白居易《长恨歌》;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衍生出大量戏曲经典剧目。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对今人的创作颇有启发。近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对传统剧目《双珠记》和《蒋世隆》进行精心嫁接,既真切动人又妙趣横生。
          戏曲界通常用“移植”比喻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对同一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实践。戏曲史上有大量通过移植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先例。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移植自豫剧,翻新出彩;梨园古装戏《董生与李氏》改编自当代小说,令人赞叹。近年来,戏曲界通过移植而成功推出优秀作品的现象明显增加,呈现出创造性转化经典的积极态势。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和锡剧《三三》是当代戏曲界创造性地将优秀文学作品转换为舞台艺术的新收获。李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信天游这种陕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文体。它从故事、人物到文体,都与秦腔既有内在精神切合之处,又有美学上的巨大跨度。把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移植成秦腔,具有挑战性。编剧刘锦云尽可能保留原诗大到格律、小到句式的独特精华,又使之富于秦腔的韵味和色彩。锡剧《三三》移植自沈从文的小说,艺术家们找到了沈从文小说与锡剧之间的美学关联,是一次成功的转化。
          戏曲的移植改编不是简单地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不同的文艺样式有不一样的表现手法,戏曲改编必须充分发挥剧种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通过出色的舞台表演让前人的优秀作品获得新的生命,是转化和发展的重心。
          优秀戏曲艺术家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第四场则创造性地将传统戏《徐策跑城》的台步运用于表现主人公追赶铁牛的场景。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同时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
    (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  丰富创作实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经典剧目的语言和舞台演绎既是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B.在当代社会,上演古代戏曲剧目是让优秀的戏曲文化继续保持生命力的直接途径。
    C.近年来,通过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等移植方式来助推优秀戏曲作品的现象开始出现。
    D.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并汲取其表现手法,便可创造性发展戏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对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论题。
    B.文章主要从经典改编、戏曲移植、汲取前人技术三方面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C.文章例举《西厢记》《梧桐雨》和锡剧《三三》,意在证明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古已有之。
    D.文章既肯定了戏曲移植改编之用,又强调需要发挥剧种自身优势,有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化用经典比现代剧作更有优势,故经典剧目较多。
    B.秦腔《王贵与李香香》保留了信天游原诗的独特精华,又彰显了秦腔的韵味和色彩。
    C.对前人身段和台步的成功化用是现代戏曲进行艺术创造的体现。
    D.戏曲的守正出新既需要精心传承经典,又需要多方面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组卷:5引用:6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2年5月3日,从下水诞生便_____的“国之重器”、曾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疏浚旗舰”天鲲号再度_____——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_____的是,驾驭这艘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巨轮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团队。正是这群“踏浪者”,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托起“国轮国造”的百年梦想。
          就在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这一天,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为推进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连续奋斗,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对他们而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就是能在国土上书写出强国一代的青春华章。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意外报偿”——我的语文成绩常常跃居全班之冠。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坚强、纯洁、自律、公正——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D.“我考上大学啦!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晕过去了。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现在的“剧本杀”已经不限于案件推理,而是发展为玩家通过文字剧本或其他信息载体来实时角色演绎的游戏,形成了推理本、欢乐本、情感本、恐怖本、演绎本等多种剧本类型。随着“剧本杀”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浸于这种“社交+游戏”的体验之中。这一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伴生了入行门槛过低、审核把关缺失、版权保护不足等行业乱象。
          从大的方向上讲,①
     
    。在安全上,既有防火防疫等问题,也有剧本涉黄涉暴的问题。在版权上,由于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问题,导致“现在市场上抄袭现象严重”,②
     
    。顾名思义,③
     
    ,可谓是“得剧本者得天下”。在版权问题上,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则很难吸引优质作者,随着产权保护网越织越密,更会因为抄近路、走小路而导致无路可走。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概括第一段的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组卷:6引用: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