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下)第三次模块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重水(
H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关于氘原子(21H)说法正确的是( )21组卷:21引用:1难度:0.9 -
2.对Al、Fe二种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5引用:4难度:0.7 -
3.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4难度:0.9 -
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1难度:0.9 -
5.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组卷:45引用:1难度:0.9 -
6.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7.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能量的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
8.质量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与16O所形成的W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组卷:62引用:50难度:0.7 -
9.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组卷:160引用:27难度:0.7
二、填空题(共4题,共56分)
-
27.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钠、高锰酸钾固体、Na2S溶液、浓盐酸、0.5mol/L的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②表明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中 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
(2)已知高锰酸钾常温下可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用右图所示装置比较氯与硫的非金属性。甲、乙所装药品分别为
(3)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8.已知A、B、C、D、X、Y、Z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且B的核电荷数比Y的最外层电子数多1.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最大,X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2)C、D、Y、Z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4)下列事实能证明C与Y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C的单质呈气态
B.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Y的氢化物
C.C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D.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Y的氢化物
E、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5)已知Y、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H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属于
(6)将一定质量的X与镁的合金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mol/L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跟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横坐标体积单位是mL,纵坐标质量单位是 g)求:
①加入NaOH溶液160-180mL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合金中Mg的质量为
所用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组卷:26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