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19)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01引用:1难度:0.9 -
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活泼的人。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组卷:100引用:2难度:0.9 -
3.下面对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6引用:2难度:0.6
二、名著阅读
-
4.名著阅读。
【甲】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A正伏案在看电报。
……
A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无线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乙】B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C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1)上述文字节选自
(2)甲文中A是谁?甲文表现了A哪些形象特点?
人物A:
(3)乙文中B、C分别是谁?请各举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人物B:
人物C:组卷:145引用:3难度:0.5 -
5.阅读下面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②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③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他,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1)请给以上三句中的“他”选择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①
A.彭德怀
B.周恩来
C.毛泽东
(2)面对南京政府的悬赏,在苏区的他们为什么并不担心自身的安危?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回答。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6.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填写人物姓名。
(1)《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主要是介绍
(2)斯诺认为,
(3)“红小鬼”们给斯诺什么样的良好印象?组卷:21引用:2难度:0.8 -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请回答下面问题。
他留宿在一家旅馆,仅有40名随从,遭到政变头目胡其朗率部袭击。枪战立刻打响,但在黑夜之中,暗杀者无法看清面目。有几人将手枪对着他的脑袋,他激动地大喊道“别向我开枪,我只是伙夫。别杀一个给你们做饭的人!”这些士兵摸了摸肚子,难以下手,于是将他带出去进行更仔细的检查。
(1)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因为这次事件得的诨名是什么?
(2)请结合具体细节,说说“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至少两个方面)组卷:31引用:3难度:0.5 -
8.阅读《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等名著,相信你对名著又有了新的认识。选择这三部名著中的一部,结合①-③中的一条标准,谈谈你对所选名著阅读价值的认识(150字以内)。
①名著应当是进步的,催人奋进的,是人们生活的指南,理想的寄托。
②名著是跨越国家、民族经久不衰的作品,拥有最广泛的读者。
③名著具有强大的文明力量,是理想、正义、幸福、美德的载体,表现人们对理想、正义、幸福、美德的追求。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和爱……组卷:47引用:8难度:0.8 -
9.名著阅读。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组卷:190引用:18难度:0.7 -
10.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请阅读以下三个选段,分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选段一】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注:指泸定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段二】一个眼光明亮的少年,嘴上还没有长毛,他站起来宣布:“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白军到甘肃的一个村子中来时,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给他吃的,没有人要参加。但是红军来时,农民们组织起来,成立委员会来帮助我们,青年人都志愿参军。我们红军就是人民,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选段三】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组卷:97引用:4难度:0.6 -
11.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下列表述中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组卷:686引用:4难度:0.7 -
1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
组卷:201引用:7难度:0.8
五、现代文阅读
-
37.填空题。
①她受过十多处伤,是炸弹碎片造成的,不过都是表面的伤。正当我离开保安以前,毛氏夫妇新生了一个女孩子(《红星照耀中国》);②她大胆活泼,管理车场工人井井有条,同时也富有心机、好吃懒做(《骆驼祥子》);简•爱在罗沃德学校做了六年的学生和两年的教师,③她担任学监职位,成为简•爱的恩师和伴侣(《简•爱》)。
上段文字中三处的“她”分别是:①组卷:276引用:4难度:0.6 -
38.根据阅读完成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组卷:4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