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新版六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28)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组卷:183引用:111难度:0.9 -
2.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组卷:218引用:120难度:0.9 -
3.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
组卷:70引用:54难度:0.9 -
4.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组卷:71引用:68难度:0.9 -
5.下列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是( )
组卷:173引用:50难度:0.9 -
6.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有所不同,下列有关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1引用:49难度:0.9 -
7.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组卷:368引用:77难度:0.9 -
8.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 )
组卷:204引用:48难度:0.9 -
9.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得出了“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高”的结论.请问该生物兴趣小组的研究方法是(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5:00~7:00)
(车流量最小)上班时段
(7:00~9:00)
(车流量大)中午
(12:00~14:00)
(车流量小)下班时段
(17:00~19:00)
(车流量最大)第一组 20 90 50 100 第二组 24 85 45 110 第三组 22 88 42 120 组卷:107引用:42难度:0.9 -
10.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利用野生水稻经过多次杂交培育新品种,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组卷:124引用:51难度:0.9
三、解答题(共5小题)
-
29.“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某学习小组针对“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进行探究,他们将两株品种、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物质成分上比较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二者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中没有
(2)实验所选择的玉米幼苗的品种、大小、生长状况要相同。目的是
(3)设计A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4)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为减少实验误差,请你写出一条合理措施组卷:69引用:47难度:0.1 -
30.小春同学发现果皮损坏的水果容易腐烂.为了探究果皮是否有保护作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准备了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它们大小相同,新鲜程度一样.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苹果的果皮,再把两个水果放入同一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发现苹果伤口周边开始腐烂了,梨却完好如初.由此他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注:以上实验,除提到的条件外,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请问: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2)苹果之所以会腐烂,是因为满足了
(3)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有
(4)根据探究实验原理和方法,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和避免误差.你会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写出改进的操作要点):①组卷:44引用:40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