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应用7分
-
1.默写。
(1)曹操《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女子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赤壁景象的句子是:组卷:1引用:1难度:0.9
-
2.以下春联中从“壬寅”角度立意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3.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
组卷:45引用:4难度:0.7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0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净因院画记
[宋]苏轼 ①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②与可①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③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②,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注】①与可:文同,字与可,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②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
(1)第①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
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
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
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4)简述本文写作意图。组卷:7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4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组卷:1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