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属于在认识和实践、言论和行为相结会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它的主体是民族、国家、政党及其成员。有三层内涵:
          一是文化自知。领悟自身历史发展精髓,尊重自身优良传统票赋,肯定自身有价值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昨天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今天承享着什么样的文化,明天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自知,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文化自行。努力在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从容躬行和实践被自己认可的文化规范,具体展示其风貌特征。文化自信不只是个理论认识问题,自信的表现也不光在如何讲、怎样看,关键还在怎样行。文化犹如空气,人们时时呼吸而不觉,对某种文化的自信,必然潜移、默化于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风格当中。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三是文化自新、文化自信与重复式的墨守成规不是一回事情。要根据时代条件、与时俱进地对既有文化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之所以可责。在于它能激发原有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由此,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对既有文化规范的被动承担,而是一种科学态度。不经消化,不顾条件,简单拿来别人的、西方的东西照搬使用,不是文化自信;不经辨别,不顾时代,简单照搬运用古人的、古代的东西,被动地接受承传统,也未必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向应该是不忘本泉,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自信的基本要义在于它能激发原有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摘自陈晋《文化自信:历史由来和重塑之路》)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中医被贴上“迷信、愚昧、不科学”的标签,西方压倒性的共识认为,西医才是世界医学道路的单程票。国人对于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近百年来,中医将废问题成为学界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主要形成了两种错误的评价论,即“中医非科学论”和“中医超科学论”。中西医论争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上元格局。“中医超科学论”的实质是由于国人感情偏重及认识局限所导致的妄自尊大及盲目自信。“中医非科学论”的实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凸显了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而中医危机是中华文化危机的历史性显现,但导致中医文化危机的关键,是始于西方入侵历史场域下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产生。起初,受“科学”思潮的影响,中医共同体面对西医挑战所带来的窘境,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找寻其原因,而并没有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从文化层面对中医进行解读,是国人正视民族文化危机,在文化自觉的推动下所进行的文化救赎和自我觉醒。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中医具有中国原创思维的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保存着最纯正、最完整、最丰富、最具活力的传统文化内容,凸显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当下,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场域,中医文化界提出“以中医文化助力中华文化复兴”的建议,彰显出中医文化的高度自信。以此为契机,我们亟待确立中医文化在他域文化圈及全球医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医文化自信是根基。
          中医文化自信的含义,是指对中医文化(如理念、思维、价值、医学知识等)和医学能力的肯定与认可,在此基础上,一是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客观地分析优劣;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批判吸收西医的精华,进而融汇、创新、超越,实现中医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那么“科学”应如何界定呢?学界主要形成以下几个判断:思维形式论认为,科学是应用定理、范畴、定律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各种物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知识体系论认为,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整套知识体系;实践范畴论认为,科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范畴,是系统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定义,但公认衡量“科学”与否的标准离不开“数字描述、逻辑推理、实践检验”这三个最基本的判定指标。应该说,前三种观点是广义的“科学”,而公认衡量标准是狭义的“科学”。
          就广义的“科学”而言,中医是科学。它是研究中医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规律、原则等系统化、理论化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维方式为指导,主要吸纳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形神观”“天人合一”“和合致中”“道法自然”等重要的哲学思想,运用“扶正祛邪”“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因时而变”“立象尽意”等来解释中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理论和思想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医理论体系中法、药、理、方比较成熟和完备,这些由古人发现和总结的人体及自然规律经过上千年的临床实践及检验,其疗效和作用是确凿无疑的。
    (自毛志强、熊官旭《中医文化自信的根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懂得自身历史发展精髓,不懂得尊重自身优良传统禀赋,不能肯定自身有价值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就做不到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只是个理论认识问题,还要在行动上践行被自己认可的文化规范,具体展示其风貌特征,这样才可能做到文化自信。
    C.文化自新关键在于要根据时代条件,与时俱进地对既有文化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中医是科学,因为它符合狭义科学“数字描述、逻辑推理、实践检验”这三个最基本的判定指标。
    (2)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材料一是宏观描述,材料二是谈及具体的中医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有三层内涵,文化自知、文化自行利文化自新紧密联系,缺失任一层都不是完整的文化自信。
    C.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保存着最纯正、最完整、最丰富、最具活力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中医不需要考虑吸收西医的精华。
    D.中医是符合科学的。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传承好中医文化,要发扬好中医文化。
    (3)下列材料,能综合体现“文化自信”三层内涵的一项是
     

    A.德国科学家、哲学家布尼在《中国近事》一书中说:“在实践学方面,欧洲人如中国人。”
    B.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伏尔泰赞叹,“中国为世界最公正最仁爱之民族”,他甚至把自己的书房名为“孔庙”,发表文章的笔名有时则用“孔庙大主持”。
    C.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式把中国农历传统二十四节融入科技感十足的倒计时环节。
    D.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讲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中西医论争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二元格局。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中医共同体怎样才能做到中医文化自信。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细腰楚王
    陈敏
          楚国的军队旌旗招展,在滚动的尘烟中徐徐推进。囚蔡着陈、蔡两国国君及其他王族的囚车列着长龙一般的队伍隆隆地向楚国的国都驶来。
          楚灵王坐在雄伟的章华台上,丝竹之音不绝于耳,轻歌曼舞萦绕左右。他斜倚白玉砌成的栏杆,捋了捋唇上的两撇美须,拾头望天,轻轻地启动了两片薄薄的嘴唇:苍天不负我也!灵王走到“银波”大镜跟前,挺胸收腹,端详自己灵活的身躯,对身边的一个细腰王妃问道:“爱妃看本王身段如何?”
    “美极了!我王一向气宇非凡,今天更是玉树临风啊!”细腰王妃细细甜甜的嗓音听得楚王如沐春风。
    “本王今天将大会诸侯,举行得胜之师的凯旋仪式,本王高兴啊,来,起鼓,且让本王和你们共舞一曲《天上人间》吧!”
          乐声响起,如行云流水,灵王在舞女环绕的庭台中心翻旋如飞,恰似游龙戏凤。
          一曲舞毕,忽报各国诸侯已齐聚台下,等候召见。
          细腰王妃轻轻地拭去灵王额头上渗出的一层细汗。灵王缓步登上镶金的宝座。
    “哈哈哈!”灵王跷起长长的下巴,转身环顾各国诸侯,说道:“列位看我楚国将士如何?果真是能征善战之士吧!我大楚将士多来自江河湖海,善于搏击风浪,身手灵活,四肢矫健,完全不像你们中原大汉,肥硕粗鄙,行动不便。看!我的楚国将军伍奢、启疆、弃疾个个都是狼腰猿臂的壮士,人人可敌万军。哈哈哈!来,为我无敌的楚国将士们先干一杯。”
          灵王一边干杯,一边示意伴舞。一时铜鼓、铃铛之音乍起,一列列细腰粉黛袅袅而出婀娜多姿地摇动身肢。灵王和诸侯们在楚国艳舞的香风吹拂下,开怀畅饮了起来。醉意朦胧中官人来报:越王常寿过姗姗来迟。肥胖的越国国君终于攀上章华台,他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地向灵王道歉。
          灵王轻蔑地瞥了一眼常寿过肥硕的大肚子,半晌才说:“你肥胖如猪,一定是猪行而来,本王本不该怪你。不过,我们的庆会也快要结束了,要是不想和陈侯、蔡侯同列的话你还是先行而去吧!猪嘛,就得爬着出!”灵王的话引起诸侯们迎合的肆意大笑,喘着粗气的常寿过血涌如潮,眼睛里滴出了两滴殷红的血。他只得伏下肥硕的身躯,爬出章华大殿。
          灵王导演的这出戏,着实让各国诸侯和众位文武大臣惊出一头冷汗,个个不由自主地摸起了自己的脸、头和肚子,那些肚子稍微凸出的人下意识地做起了深呼吸,企图让肚子看起来稍小一些。
          章华台会盟以后,楚灵王被推举为盟主,主持仲裁各国战和事宜,于是他安排精锐之师开始攻打东方的吴国。
          一日,宫里闲来无事,灵王下令做了一面大镜安置在宫殿外,他颁布了一条“举凡今后,用仕以腰肥者罢黜”的新旨意。于是宫廷内外掀起了一场罢肥运动,肥胖的官员一律罢免。稍微有点发胖迹象的大臣开始千方百计地实施减肥,拼命地使自己的腰身变细。人们不约而同地节制饮食,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只喝水不吃饭,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有的人在小便时掉进厕所活活淹死,有的需要扶住墙壁才能站起身来;还有的大臣更摸出了一套减肥绝招……尽管他们挖空心思地实施减肥以投灵王所好,可楚国王宫里十之八九的大臣还是被罢免了,一番番的折腾之后,楚国上下所有机构里都是清一色的窈窕男女,只是个个面黄肌瘦,弱不禁凤
          一天忽有快马来报:20万楚军主力在吴国东南遭到十面伏击,已经全军覆没。沉浸在歌舞声中的灵王一时惊诧不已。他匆忙组装了一支10万人的蜂腰部队赶赴前线。可是,越王常寿过伙同那些因为肥胖而被罢免的王族们闯进皇宫,占领了楚国的都城。
          灵王的饿殍之师很快就被兵强马壮的吴军彻底击溃。灵王落荒而逃。
          衣衫褴褛的灵王逃到故臣申亥的故乡鄢都。
          是夜,刚刚出浴的灵王换上申亥呈上来的衣服,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之后依窗而立。
          窗外,月明星稀,灵王看见江流沙滩和荒山莽岭之间,满是晃动的火把。火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楚灵王一时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江河,
          灵王正要问及,门外忽然卷进一股冷风,但见越王常寿过手持宝剑冲了过来,身后站着两排袒胸露腹的肥硕壮士。灵王轻蔑地扫视了一眼满堂的彪形大汉,习惯性地紧了紧腰带问:“申亥,再看看,本王腰身尚灵活否?“我王身似蛟龙,动若疾风矣。”申亥声泪俱下地说。“申亥,意欲观王舞乎?”申亥已泣不成声。
          常寿过逼近秀骨玉肌的灵王,未等灵王扭动身姿,便将锋利的柳叶剑一挥,楚王的细腰片刻就成了两段。
          江风吹过,火苗歪斜,常寿过仔细查看剑刃,竟无一滴血迹沾在上面。
    (原文有删改)
    ([注]“楚王好细腰”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腰,灵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魏黑之色。”(从前,楚灵正弃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险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楚灵王会盟诸侯前还和舞女翩翩起舞,意在表现他的性格特征,为后文楚灵王悲剧命运做铺垫。
    B.文中对雄伟章华台、白玉栏杆、镶金宝座的描写,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表现了楚灵王生活奢靡。
    C.楚灵王颁布“用仕以腰肥者罢”的旨意,大们为投灵王所好,千方百计地减肥,预示了楚国由盛转衰。
    D.楚王看到常寿过手持剑带士兵进来,依然扭动细腰,不顾眼前的安危,表现了他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性格。
    (2)关于文楚灵王与诸侯会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中楚灵提议“为我无敌的国将们先一杯”,体现了他胜利后的高傲自满。
    B.先详写了楚灵王会盟的盛况,再略写其遇害的过程,先扬后抑,繁简对比,详略得当。
    C.楚灵王羞辱越王引起诸侯肆意大笑,又使他们惊出冷汗,意在表现文中看客群体丑态。
    D.文中对越王常寿过的描写形象生动,细致入微,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细腰”是小说写作着力点,围绕这一着力点楚灵王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体现了郭沫若提出的“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①              。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品茶之风仍然盛行,汉族还有以茶代礼、以茶会友的习俗,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中国的饮茶文化尤为注重②               ,当客人来访,可在征求客人意见后选用合适的茶叶和最佳茶具待客,泡茶前要认真清洗茶具。以茶敬客时,要注意茶叶的适当拼配。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要注意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随喝随添,使茶水水温适宜,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一杯茶水,凝聚了中国饮茶文化的待客之道。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因而,中国人热衷于茶艺,不仅是喜爱茶的味道,也享受泡茶过程中的乐趣。
    (1)下列句子中的“风”与文中画横线的“风”含义相的一项是
     

    A.中央号召向孔繁森学习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
    B.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C.作家水运宪在长沙丽花区采风,用独特视角探寻雨花创新发展的文化价值。
    D.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山水画,往往始于寻常景物,成于匠心创作,终于精神灵魂。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选材于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用多种笔墨技法创作,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用时七年。这幅画不是自然风光的简单描摹,而是画家精神的追求。
          以上材料对我们做人、做事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