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九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5 8:0:9

一、句子默写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白居易心系苍生,以“
     
     
    ”(《卖炭翁》)来叙写卖炭翁的艰难处境;韩愈善识人才,反对人才受到“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的悲惨遭遇;庄子想象雄奇瑰丽,展现了大鹏“水击三千里,
     
    ”(《北冥有鱼》)的磅礴气势;杜甫推己及人,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古圣先贤在个人学习方面坚持教学相长,提出了“是故
     
     
    ”《虽有嘉肴》)的理论;在家国社会方面始终在为“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了解到王远一生中最重要的jué①            (A.抉 B.决) 择对他的影响;也和顾拜旦一起回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甲]            (A.土崩瓦解 B.分崩离析)时为追求和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们带来的力量……我们还欣赏过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川大水,跌得粉碎,形成一个个            _ (A.xuán B.xuàn) 涡时的喧嚣;也曾和马克•吐温一起坐在勃朗峰顶倾听那瞬息万变的云霞[乙]            (A.纷至沓来B.接踵而至) 时的长鸣……当然,我们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和常建一起登临古寺,漫步山林;和杜甫一起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总之,阅读这些经典诗文,能够让我们[丙]            。直到今天,经典诗文虽然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汉字,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典诗文虽然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但是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B.经典诗文虽然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C.经典诗文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D.经典诗文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4)请选出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体悟他们的聪明智慧
    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
    ③进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组卷:19引用:3难度:0.5

三、名著阅读

  • 3.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曾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六、现代文阅读

  • 8.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两者是浑然如一的整体。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
          ②中唐时期,禅宗美学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③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④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材料二:
          我来问: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和江南的文人园林有什么不同?
          回答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文人园林是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回答2:皇家园林规模大,真山真水多;文人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
          回答3:皇家园林的布置讲究轴对称,一般有中轴线,有点严肃、呆板;文人园林不讲究对称,曲折而富有变化。
          回答4:皇家园林的风格富丽堂皇;文人园林则是淡雅素净。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禅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本土佛教宗派。
    B.受禅宗思想影响,中国的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
    C.材料一中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体现了人与自然浑然如一的思想。
    D.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的应用是我们古典园林所独有的。
    (2)原句: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以上一句话出自“材料一”,如果要放回原材料,请问要放在哪一段?并说说理由。
    (3)请结合材料二说说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是什么园林?并说说理由。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七、作文

  • 9.有一首小诗写道:
          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     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组卷:113引用:3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