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31 8:0:9
一、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
1.法律护航,与法同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分析材料和漫画,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4难度:0.6 -
2.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唱歌的声音变了;脸上长了一些青春,心里很烦……下面对于青春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8难度:0.9 -
3.请看漫画《宅童》。你最想对“宅童”说的是( )
①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②把自己“宅”起来的做法,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萎缩
③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人,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④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人生才更精彩组卷:165引用:8难度:0.7 -
4.车俊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当蒸馒头的笼屉达到一定层数时,下层的馒头比上层的馒头熟得快,证明了“蒸馒头时上层的最先熟”的传统说法是不完全可信的。这启示我们( )
①要敢于向一切观点说“不”
②要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
③要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④他人的观点都是不可信的组卷:52引用:5难度:0.7 -
5.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下面“我”的表现属于青春创造的是( )
①数学课上,我总能想出一些新的或简洁的解题方法
②我没什么特长,不过学习中我总会有很多“鬼点子”,所以我的成绩总是很优秀
③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
④我为学校编排了舞蹈节目《青春的节拍》组卷:49引用:4难度:0.5 -
6.“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这段话说明( )
组卷:19引用:5难度:0.9 -
7.11岁的广东女孩陈琳患有罕见的“先天性隐眼症”,从出生起,视力就完全丧失。然而她用“听”的方式,在两年九个月的学习之后,拿下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证书,成为全球首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八级且成绩斐然的中国籍视障人士。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要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不懈的坚持
③有必胜的信心必然不会遇到挫折
④只要坚持不懈,事业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组卷:35引用:5难度:0.8 -
8.“共计20场义演,募集善款7万余元,帮扶3所养老院,为百余位老人送去物资和温暖……”这是一群北京高中生两年的公益生活的真实记录,他们的行为说明( )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做起,积善成德
②中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格局,有自己的“至善”追求
③他们对更多的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是生活中的“贤人”
④中学生都应该行大善,影响社会组卷:11引用:2难度:0.6
二、本部分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第24题16分。
-
23.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二: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于2023年1月18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这些河南人上榜:义务收养被拐儿童32年的退休警察孙泮海;牵头成立雷锋车队,8年间义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的“的姐”丁云新;11年助百余位寻亲人员实现团圆的志愿者杜向限;26年投身中草药研发,弘扬中医药文化泽被后人的退休老人李兴健……他们用善行义举传递着温暖,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请你向身边的人推荐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具体方法。(两种即可)
(2)“正能量”和“中国好人榜”传递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情感的作用有哪些?(两条即可)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这些人物学习,传播社会的正能量?(两条即可)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24.为引导同学们健康成长,某中学七年级开展了一次“与法律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法治调查】小林和同学们围绕“中学生法治意识”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下表是问卷调查的内容及结果。中学生法治意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100人) 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吗? 非常了解(52人) 不太了解(18人) 不了解(30人) 你了解民法典吗? 非常了解(8人) 不太了解(14人) 不了解(78人) 你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非常了解(66人) 不太了解(13人) 不了解(21人) 你认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要靠谁? 国家和社会(35人) 学校和家庭(44人) 青少年自身(21人)
【法治知识】小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某市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市内居民区昼夜施工,严重扰民。为此,市环保局按规定对其作出了罚款3万元的决定,但该公司拒不执行。几天后,市环保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作出了强制执行的决定。该公司在法律的强大威力下,不仅按期交付了罚款,并且作出了不扰民的承诺。
(2)请说说该案例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除此以外,法律还具有哪些特征?
(3)该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法治实践】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青少年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增强法治观念,与法治同行。请你向同学们提出行动建议。组卷:88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