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5/10/30 11:0:19
一、选择题
-
1.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 )
组卷:18引用:19难度:0.9 -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7引用:2难度:0.6 -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组卷:106引用:7难度:0.6 -
4.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6 -
5.将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物质 R O2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6.4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X 7.2 8.8 组卷:230引用:4难度:0.5 -
6.下列图象反映的相关变化错误的是( )
组卷:108引用:8难度:0.9 -
7.2019年5月5日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发生重大火灾,已造成5人死亡,6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32人轻微伤,安全警钟长鸣,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8.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错误的是( )

A.水的电解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图中n点时,固体中含有三种元素 C.向装有一定量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MnO2 D.以上硫元素的价类图中,C点表示的物质为三氧化硫 组卷:177引用:1难度:0.5 -
9.把块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 )
组卷:101引用:44难度:0.9 -
10.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87引用:1难度:0.8 -
1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可燃气体 氢气、煤气、天然气 B 氧化反应 铁生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 大气污染物 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 反应容器 集气瓶、试管、量筒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12.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B.电解水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组卷:278引用:7难度:0.4 -
13.定量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3引用:1难度:0.5 -
14.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加热发生如下反应:aNH4H2PO4
bH2O↑+cNH3↑+dX.已知23.0g磷酸二氢铵完全分解得到5.4g水蒸气和3.4g氨气。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76引用:1难度:0.7 -
15.下列应用、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16.2023年5月,山东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是生产设备内部存在的杂质引起某高浓度化学物质剧烈反应,如图所示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0难度:0.5 -
17.我国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请问下列与环保无关的警示标示为( )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18.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表述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组卷:289引用:12难度:0.6 -
19.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6),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t1、t2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组卷:145引用:2难度:0.5
二、填空题
-
20.书写下列方程式
(1)酒精燃烧的方程式.
(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组卷:78引用:3难度:0.5 -
2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1)①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填标号)
A.鼓励坐公交车出行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用煤火力发电
D.用天然气作燃料
②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些城市的空气污染较严重。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有、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如NO)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安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能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如图,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组卷:63引用:1难度:0.7 -
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a燃烧但白磷b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23.2023年,郑州市规划建设加氢站200座以上,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690辆以上。
(1)氢燃料电池利用氢气和氧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组卷:1引用:3难度:0.7 -
24.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的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请写出一个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用的方法是。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加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
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
(4)乙炔(化学式为C2H2)可用作燃料。若一定质量的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则乙炔的质量为。组卷:9引用:1难度:0.5 -
2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用
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组卷:66引用:8难度:0.7 -
26.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但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中的有害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是,现在我们常使用的是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钽酸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价。
(2)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
(4)课间时,多喝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卷:23引用:1难度:0.7
三、解答题
-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组卷:87引用:4难度:0.5 -
28.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 发展,该方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
(1)在反应①、②的五种生成物质中,可回收利用当作化学肥料的是(填化学式);
(2)“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往往含有NaCl,小明同学将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加水充分溶解,并先向试液中加入足量(填选项)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AgNO3和稀硝酸,发现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此纯碱样品中确实含有NaCl杂质。
A.BaCl2B.Ba(NO3)2C.KCl D.KNO3:
(3)向烧杯中加入10g上述纯碱样品,加100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B点时溶液的质量。组卷:54引用:2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