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1年同步练习卷(1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知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们炮制“天才论”,________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________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的“规律”。
    (2)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________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________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下棉花看中国,。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以及世界顶级品质等特性,长年供不应求。
          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2013~2014年,新疆棉花的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8%左右。截至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都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
          早在2018年,。100亩地的棉花,以前需要10个采棉工辛苦两个月,现在采棉机只需三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最新资料显示,新疆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个劳动力,采净率达到93%。
    (1)请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23引用:8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大局的头等大事。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这一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从根本上解决好吃饭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幸福生活。其次,这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战略底线,才能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再次,这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基础支撑。只有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为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不断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底线,始终保持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这就要求,必须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和支撑。
          要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个根本。坚持不懈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和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与制度框架,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压实地方重农抓粮的政治责任。扩大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
          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和领域,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要统筹利用国际农业市场和资源,立足战略主动、安全可控,加强农业“走出去”战略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强全球农业投资贸易与市场风险监测,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鼓励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和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促进投资贸易建设的平台作用,抓紧构建安全、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摘编自程国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年1月)
          材料二: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这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供给保障。2019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06万公顷,产量为6.64亿吨;2020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7万公顷,产量为6.69亿吨。

          为了满足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2017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寒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在优质粮食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0-2020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整体呈上升走势,2020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734千克/公顷。

          粮食生产不仅受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的约束,也受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优质耕地资源多被配置到非农生产领域,特别是非粮生产领域。水土资源匹配失衡成为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核心制约因素,且这种制约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众所周知,水土资源全面影响粮食安全,数量的多少影响粮食产量,质量的好坏影响粮食品质。当前,中国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并存,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一直以来,中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该站在新的战略高度,遵循新的粮食安全观,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整理《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分析》,2020年12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才能为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B.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领域,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更有效的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C.水土资源对粮食安全的数量和质量都影响深远。当前中国水土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我国一直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尤其是立足新时代,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更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遵循新的粮食安全观,以提升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底线,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些都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有效办法。
    B.2020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7万公顷,产量为6.69亿吨,2013-2020年,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呈上升走势。
    C.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连年增长到2020年,比2010年增加了728千克/公顷,而2021年我国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将更高。
    D.水土资源匹配失衡对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制约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证。
    (3)下列各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关键性做法”的一项是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B.天下以农桑为本;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东汉•思想家王符
    C.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正在引领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
    D.中国遏制了疫情蔓延,保障了粮食价格平稳。--《中国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中主要使用图表形式来呈现数据,这样有什么优势?

    组卷:31引用: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