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29 17:0: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
1.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3难度:0.4 -
2.刺猬在受到攻击时,会将身体蜷曲起来,形成一个刺球。刺猬的这种行为属于( )
组卷:17引用:1难度:0.6 -
3.图为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7难度:0.6 -
4.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了1800多只,受灭绝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的运动系统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 )
组卷:25引用:1难度:0.8 -
5.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女生一般比男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④性意识开始萌动
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组卷:61引用:5难度:0.7 -
6.鸟卵的结构有利于其适应陆地生活繁衍后代,根据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45引用:3难度:0.5 -
7.关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4 -
8.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其原因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
9.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10.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5分)
-
31.稻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生长,水稻的抗稻飞虱(抗虫)和不抗稻飞虱(感虫)由基因A、a控制。野生稻有籽粒短、有芒、抗虫等性状,栽培稻有籽粒长、无芒、感虫等性状。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抗虫栽培稻,进行了以下尝试:
选用不抗虫栽培稻和抗虫野生稻杂交。完成一系列操作过程之后,将收获的种子种植下去,人为施加稻飞虱,观察水稻后代的抗虫表现,得到如下数据:组别 亲代 子代 子代性状表现 Ⅰ 抗虫×感虫 F1 全部为抗虫 Ⅱ F1 F2 抗虫:201 感虫:72
(2)将感虫水稻品系1的种子放置在外太空,获得突变品系2和品系3的水稻幼苗分别接种等量稻飞虱,进行抗虫水平鉴定,结果如下。水稻品系 水稻幼苗累计死亡率 品系1 100% 品系2 39.6% 品系3 16.7%
(3)研究人员对水稻施加不同用量的氯肥,发现随着施氨肥量增加,水稻植株上稻飞虱的产卵数也会增加,这说明组卷:52引用:3难度:0.2 -
32.科普文阅读。
作为世界最高产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全球年产量高达12亿吨,我国年产玉米2.7亿吨。其中,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有“饲料之王”之称。不过,由于不少杂交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不足8%,饲料中还需补充大豆蛋白。如果让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节省下了800万吨大豆。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我国畜禽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南美洲墨西哥南部的巴尔萨斯河流域,玉米的祖先一大刍草有着高达30%的蛋白质含量。然而,经过9000年的种植驯化,现在的玉米作物慢慢丢失掉了高蛋白的控制基因,变得更注重积累淀粉。
十年前,怀着寻觅玉米高蛋白控制基因的梦想,巫永睿来到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团队。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植物学家就想从玉米祖先那里找回高蛋白控制基因。
可惜的是,9000年的漫漫野生岁月,让现代大刍草的基因组变得驳杂难辨,同时也让现代玉米与大刍草的基因组的差别变得非常巨大,甚至超过了人与黑猩猩基因组之间的差距。这都成为定位蛋白控制基因的“拦路虎”。中国科学院巫永睿团队经过反复实验,终于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到了首个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主效基因THP9-T。“THP9负责合成的酶,负责合成天冬酰胺,而天冬酰胺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础原料。”巫永睿介绍,现代玉米中THP9的突变形式THP9-B导致合成天冬酰胺的功能变弱,“我们将野生玉米中的THP9-T引入现代玉米后,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了约35%,根、茎、叶中的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4%、94%、18%左右”。
(1)大刍草作为玉米的祖先,在长期种植驯化中,控制合成
(2)科学家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到了首个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主效基因
(3)大刍草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化成现在的玉米,是组卷:12引用:1难度:0.4